周仁生平介绍

  周仁(1892~1973),字子竞,江苏南京人,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中国钢铁冶金学、陶瓷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

  周仁于1892年8月5日生于江苏江宁。1910年毕业于南京江南高等学堂,同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系求学。1915年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四川炼钢厂总工程师、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兼教务长、中央大学教授兼工学院院长等职。1928年在上海创建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任研究员兼所长。抗日战争期间,负责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内迁昆明,创办中国电力制钢厂并任总经理兼总工程师。1948年曾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馆长、冶金陶瓷研究所所长、上海冶金研究所所长、上海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上海科技大学首任校长等职,并当选为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上海硅酸盐学会理事长。1973年12月3日病逝于上海。

  周仁为中国电炉炼钢创始人之一,创办了中国电力制钢厂,满足发展国内钢铁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之需要;在中国率先研究成功并推广应用球墨铸铁,后又建立实验小高炉,对包头含氟稀土铁矿和攀枝花钒、钛铁磁矿的冶炼与开发利用,进行探索研究,使“包钢”得以投入全面开发、攀枝花铁矿冶炼实现风口喷吹新技术,取得了创造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等。他积极倡导开展国瓷研究,是中国古陶瓷科学研究工作的带头人。周仁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先驱,献身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并为中国早期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和学术刊物《科学》的创始人之一。

  早在1927年担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期间,周仁就提出工学院以研究钢铁冶炼为主,后来他感到钢铁冶炼与陶瓷、玻璃的烧制在原理上有类似之处,于是就在学院内同时创办了钢铁、陶瓷、玻璃三个试验场。1928年6月9日,前中央研究院成立,他负责创建工程研究所并任所长,他亲自勘察地形,指导施工,建钢铁试验场于上海白利南路(今长宁路)。同时,从国外订购了科研参考书数百种,从美国进口莫屋式电弧炉、机电配件、分析仪器以及车床、锻锤等设备(其中三相电弧炉在国内属最早的电弧炉之一)。在严恩掝、周行健的共同努力下,试制成功了各种碳素钢、锰钢、镍铬钢、铬钢、不锈钢、碳素工具钢、高速钢、耐酸矽铁、合金铸铁等,产品有火车曲轴、大轮盘、火车碰钩等。许多产品满足了国内一些工厂的需要。工程研究所成功进行的特种铸铁、铸钢及一些优质钢冶炼的科学试验和总结,为国内各个钢铁厂的试验开辟了道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了迅速恢复、发展我国钢铁生产,中央政府委派周仁、周行健到鞍钢等地考察,进一步激发了周仁研究球墨铸铁的决心,他提出以铁代钢,以铸代锻的设想,并在工学实验馆组织了一个实验小组,经过一百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石墨化添加剂,掌握了不少元素和热处理对球墨铸铁金相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因素,在全国率先研制成功球墨铸铁,性能达到国际水平。1951年球墨铸铁在我国全国推广,为我国钢铁冶炼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53年,周仁任中国科学院“两矿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包头和大冶两大矿的冶炼及综合利用的研究工作,他组织会战组,亲自做含氟炉渣的粘度试验、系统研究了氟在高炉中的行为,阐明了氟从矿石和炉渣中挥发的机理,解决了含氟高炉煤气对钢铁结构和含氟炉渣对耐火材料的腐蚀问题等,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还根据试验得出的准确可靠数据,总结出一份有精辟分析的报告,据此,提出“只有炭砖才能抵抗含氟高炉炉渣的侵蚀”的重要结论。写出的研究成果论文,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好评。此后,他带领科技人员在稀土的提取利用、攀枝花铁矿的高炉冶炼等研究项目中都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周仁是古陶瓷科学研究的奠基人。他自幼喜爱陶瓷,萌发了揭开中国古陶瓷奥秘的信念。1928年前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成立时,他决定在该所设立陶瓷试验工场,并决定与中央大学工学院合办。他前往浙江杭州乌龟山对南宋官窑窑址进行大量发掘工作,并从湖南、江苏等地请来8名技工,筑窑烧瓷,开始了中国传统陶瓷工艺技术研究。是年夏,就烧制成精仿古瓷品,为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葬礼精心研制了八十余件瓷器。1929~1932年,他亲自到南京官窑窑址、杭州凤凰山万松岭南宋官窑遗址进行多次挖掘,并两次亲赴瓷都景德镇进行调查,对传统青花瓷的制造工艺进行科学实验和总结,撰写了我国陶瓷工艺的第一篇论文《中央陶瓷试验工场工作报告》。以后他又对如何选择陶瓷坯土配方的准则、一般陶瓷的制造、制成彩色釉、合理瓷窑的建筑、古瓷的烧制等提出了许多新见解。1941年起,他又开展了各种特殊的化学玻璃和光学玻璃的研究。1953年,周仁遵照周恩来总理“要抓好古瓷研究和生产”的指示,亲自组织成立“国瓷”研究小组,在艰难的条件下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对历史精品进行科学鉴定,并调查分析各地原料,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发现了最佳的瓷坯和釉面原料产地,掌握了烧制升温曲线和最后火温,烧成一批具有传统特色的高级陶瓷,有些甚至超过了我国古代陶瓷水平。此后,他又对化学工业用瓷材料和化学实验用陶瓷器皿的制造进行了研究,为我国陶瓷工艺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54年起,他组织科技人员,与有关单位合作,对利用国产原料制造高压电瓷的配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试制成功和生产了各种型号110千伏级棒形绝缘子和电缆套管等制品。1958年,用不同粘土原料研究成功高氧化铝质的高强度高压电瓷,击穿电压高达40.1kv/mm。他在中国古陶瓷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国内外文物、考古、科技、文化、教育等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赞扬,并在国际学术界有很高的声誉。他与助手一起撰写的《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商时代制陶工艺的科学总结》等14篇论文,填补了我国陶瓷工艺只有经验而无理论的空白。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周仁是我国早期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的创始人之一。1915年,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尚处于萌芽时期,在美国留学的周仁等立志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唤醒沉睡的祖国,作为9位创始人之一在康奈尔大学创办了《科学》杂志,并成立科学社。1915年8月回国后,《科学》改在国内出版,科学社也正式改组为“中国科学社”。这是中国第一个交流和传播现代科学技术的学术团体。周仁是该社第一届董事,系董事会五名成员之一。办社的宗旨是:“联络,研究学术,以图中国科学之发达。”科学社成立不到20年,除创办《科学》杂志外,还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研究生物的机构——生物研究所;一个专藏科技图书的明复图书馆;一个专门出版科技图书的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综合性科普期刊《科学画刊》于1933年8月创刊。周仁亦为该刊物创办人之一。1954年,他与刘彬等发起成立中国金属学会,并出任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长;1956年,周仁在北京参加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时,又与赖其芳等创建中国矽(硅)酸盐学会,被选为常务理事,并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个有关硅酸盐专业的学术刊物——《矽酸盐》。

  周仁治学严谨,为人谦和,悉心提携后进。他关心青年的成长,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和著名科学家。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前中国科学院副长吴有训教授,严济慈教授,冶金学家周行健教授等都是周仁在南京高等师范任教时的学生。1922年任上海南洋大学机械系教授时,由于他教学有方,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纷纷要求校方辞退美国教授,让周仁同志担任系主任。

  周仁一生心系祖国建设,不计个人得失。在国外时既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又谢绝摩尔公司的重金聘请,毅然回国。在受托赴美购买电炉设备时,摩尔公司要付给他个人一大笔佣金,他却要他们在设备费中扣除这笔佣金。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的教育总长多次授意周仁将研究所迁往台湾,均遭到周仁的坚决拒绝。尽管当时有不少人启程出国,且早在半年前他申请赴美考察的报告和出国护照已批下,周仁却无动于衷,他执意留下来迎接祖国的解放,要为社会主义祖国贡献毕生精力。

  周仁作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他的事迹已载入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