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第四届全国超材料大会在深圳召开,开幕式上,“中国超材料十大进展” 正式发布,一批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科研团队及个人获奖,共有20个基础研究类、技术创新类项目上榜。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祝世宁宣布评选结果,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铁军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为基础研究获奖团队颁发奖杯和证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曹逊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凭借"面向建筑节能的三波段电致变色智能窗"研究成果,经过前期形式审查,函评和会评,入选中国超材料十大进展(基础研究类)。
此研究成果首创了一种基于超材料设计理念的三波段电致变色智能窗,通过离子深度插层诱导多相变机制,首次实现全光谱分波段(VIS/NIR/MIR)独立管理,构建“多频段解耦辐射界面” (高/低辐射界面),优化窗户辐射热交换,节能效率相比现有商用Low-e玻璃提升80%,该成果突破传统电致变色材料的光谱调控局限,结合超材料人工微结构设计(低辐射ITO/PE界面与高辐射石英基底),在单一器件中完成太阳辐射热增益优化与被动辐射冷却协同,并通过全球气候区实验验证其节能效率超越商用低辐射玻璃。此跨学科研究融合超材料光学设计、离子插层调控与非平衡热力学,为建筑节能与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工作发表于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4-01349-z。
超材料是本世纪十分活跃的前沿交叉科技领域,是诸多颠覆性技术的源头。全国超材料大会旨在推动我国超材料理论研究、设计与制备研究、器件应用研究,增进超材料学术界和工业界间的学术交流、技术交流与应用推广,促进我国超材料研究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应用发展。
颁奖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