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科普
科普网上行网站:https://www.sic.cas.cn/zt/kpwsx/
上海硅酸盐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立足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领域的科研优势与人才优势,以“八个一批”(即“一批大国重器”、“一批科普报告”、“一批科普视频”、“一批科普文章”、“一批科普展品”、“一批科普表演”、“一批科普项目”、“一批科学家故事”)为内容创作导向,以“四条线”(“时间线”、“主题线”、“阵地线”、“政治线”)为品牌塑造抓手,打造了以“奇趣材料?探索之旅”为主题的科普品牌,在提升科普服务效能、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科普国家队形象方面作出了努力,取得一定的社会成效。
自主开发“科普志愿者积分制管理”移动端平台进行科普活动发布、志愿者招募、活动审批、档案管理、评价推优等,建立科普队伍快速组织与响应、精准评价与激励机制,激发硅酸盐所人科普热情。目前已形成一支由院士等老科学家、青年科学家、在读研究生等为主体的300余人的常态化科普志愿者队伍,“十三五”期间,研究所3人获评“上海市优秀志愿者”,2人获评“上海市科技系统优秀志愿者”,研究所获评“上海市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志愿者奖”、“上海市科技节先进集体”、“上海市公益基地”、“中国科学院‘十三五’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和基地命名。
围绕研究所提供关键材料与载荷支撑的“天宫、北斗、悟空、墨子、嫦娥、奋斗者号、‘天和’空间站”等“国之重器”,借助图文、视频、讲坛、参观、科普表演等形式组织开展立体化科普内容创作,在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技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在2020年5月份公众科学日期间,以“走一场奇趣材料的诗词之旅”为主题开展线上直播,实时观看人数10万+;围绕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将硅酸盐所老一辈科学家周仁、严东生、殷之文、李家治等的事迹转化成广义的科学普及素材,与上海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诗与真》严东生电影传记片,获中美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率先自主开发了桌面式科学探究实验套装——“硅酸盐科学盒子”,并辅以教学PPT、教案、教学视频等配套教材,将无机材料学科与中小学科学课程大纲衔接,组织青年科研人员为安徽六安小学生开展双师课堂、选派志愿者到青海果洛开展科学盒子科普支教,助力2020年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政策号召;在推动科教融合方面,积极组织开展科创培优,连续10年组织“未来科技之星?走进科学殿堂”培育计划,依托上海市创新实践工作站(2015年首批上海市入选单位之一)、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培养基地、上海青少年科学社种子辅导站等,年均培养200多名中小学生开展课题探究,承担了四所中小学校的科学课开发和实施任务,每年团队成员上讲台或组织志愿者授课100余节。
“十四五”期间,上海硅酸盐所将围绕我院“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两大计划,不断创新科普内容与表达形式,为培养后备科创人才,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