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殷之文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随想(刘学超)
2019年5月30日,我十分荣幸参加了“纪念殷之文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观看了殷先生的幻灯片照片集,聆听了他的同事、学生和青年代表的发言,对殷先生的认知又再一次升华。
我是2003年9月进入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学位,殷先生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在我的印象中院士就好像是单位的“名片”,跟外单位的同学比起来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单位有多少院士。虽然在读研究生期间未能与殷先生谋面,也遗憾没有参加有殷先生出席的会议,但听所里的老师谈起殷先生在功能陶瓷和人工晶体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都会肃然起敬。在座谈会上殷先生的同事、学生等代表都做了精彩的发言,每个人的发言仿佛幻灯片从不同的角度回忆了殷先生在学术、工作和生活方面的点滴,他们发言高度汇聚了殷先生学术人生。
殷先生1946年赴美留学,1948年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得美国伊利诺大学陶瓷工程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舍弃了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阻挠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施尔畏副院长在发言中认为殷先生与同时期归国的科技人员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中“创业的一代”的导师和领导者,为当代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中“攀登的一代”留下了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回国后,殷先生一生致力于无机功能材料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电介质物理、功能陶瓷和人工晶体领域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殷先生的在每个时代的研究任务都始终与国家需求紧密相结合,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殷先生开展了压电陶瓷的研究,成功研发了应用于水声声纳、超声电声技术领域的锆钛酸铅系压电陶瓷。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殷先生领导锗酸铋闪烁晶体的研究,成功应用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科学装置,在国际高能物理界赢得很高声誉;在此基础上,他指导技术团队攻克了高品质氟化铈、氟化铅、碘化铯和钨酸铅等闪烁晶体的生长技术,又成功应用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MS电磁量能器。在承担国家任务、攻克科学难题的同时,殷先生借助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合作的机遇,与法国CERN、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推荐了一大批年轻的科技人员赴欧洲、美国进行交流访问,这些年轻人后来都成长为闪烁晶体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科技人员的使命始终没有变。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新时代科技虽然呈现了新的特点和局面,青年一代的科技人员一定要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