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施老师二三事
————陈立松
初次接触施老师,还是在2011年刚到硅所选导师的时候。来此之前,在网上查了大量的关于施老师的资料。初步感觉,施老师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科学家。在他读博士的时候便有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后来继续从事科研行业后更是著作等身,每年都有好多优秀的论文出现。对于一个非211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来讲,施老师属于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但我决定“任性”一次,坚定自己的选择。后来施老师不仅收我为学生,还勉励我好好加油,不必看重所谓的“重点大学”。他鼓励我们说,非重点大学的学生照样可以做出重点的成果。面试结束后,他还带我去参观了实验室,微笑着向我讲解实验室的设备。从那以后,我感觉施老师不仅仅是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匠,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
进入硅酸盐所读研之后,施老师在科研方面给我以极大的自由度和支持力度。我又一次“任性”地选择了能源相关的研究课题。课题组在这方面的研究积累并不多,而我对电化学的了解也比较浅。实验室里虽然材料表征设备比较全,但是我能用的并不多。施老师再一次展现了对我的大力支持。两年时间内,在施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连续购买了多台进口仪器来完善电化学研究平台,从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可控制备与表征,试验平台基本完善。当我对师弟师妹谈起这些设备,我总说这不仅仅是仪器,更代表了施老师对我们的信任和鼓励。有这样的老师做背书,什么样的困难能成为我们不继续前进的理由呢?
初次将自己的研究结果整理成论文的时候,总是有点信心爆棚和沾沾自喜。结果发给施老师不到一天,他就给回复邮件了。当打开修改的文档的时候,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几乎全篇都找不到一个未经修改的句子。目之所及,几乎都是施老师修改的笔迹。从科学机理的推断,数据的分析,语法的修正,错别字的修改……整篇文章就像一个浑身受伤而又缠满绷带的病人。那是我真正感受到科学家的风范,文章需大气磅礴,也需要逻辑严密行文严谨。我觉着,一个科学家也许就是那样,与生活无微不至与科学以严谨仔细与著作以大气磅礴。
“学为人师,科学研究引领天下群雄;行为示范,一言一行皆为学生楷模。”在介孔组,几乎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能讲出几件施老师感人的事情。对科学前沿的把握,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对学生生活的关心。祝介孔组大家庭在施老师的带领下能够在科学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吴玫颖
相遇
初次与施老师的相遇,竟是一通电话,而非面与面的交流。记得那是2010年保送读研的时候,在我决定进入硅所拜施老师为师,义无反顾之时,我被告知由于专业原因,没有面试资格,当时一夜未眠。并非没有别的选择,而是对施老师的敬仰和尊敬,以及自己的执着所使。第二天早上8点,怀着忐忑的心情,拨通了施老师的电话。对于我这样一个素未谋面的学生,施老师耐心聆听,舒心安慰,并主动帮我向所研究生处打听情况。当时的我,除了感激之情,更是惊讶于施老师如此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相识
初次见到施老师,与想象中的不同,施老师高大帅气,温文尔雅,谦虚和蔼。他亲自带着我们这些怀揣着科研梦想的孩子们,一起参观实验室,并耐心讲解组里科研仪器和实验室使用情况。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们,新奇的同时,也暗下决心好好做科研。
相知
对于施老师的了解,未敢达到相知的境界,但是心里的敬仰和尊敬之情,应该是无人企及。在学术上,施老师孜孜以求,勇攀科学的高峰。组里无论是催化还是生物方向,又或者这两者下面那么多的小方向,施老师都能给出关键性的意见。有时候困扰我们很久的问题,仅仅在施老师的一个提醒和帮助下,就迎刃而解。对学生的文章修改,施老师更是尽职尽责,小到一个标点符号,大到整篇文章的构思,施老师都会逐字逐句,并且很快反馈,从不拖沓。对于一个新领域文章的修改,除了出色的修改,施老师还说自己也学会了很多新词。惊叹施老师英语水平之高,更感慨施老师的求知若饥。施老师的博学和敬业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在生活上,施老师谦逊和蔼,平易近人,对学生的爱犹如父爱那样,深如海洋,凝重如山。施老师虽然寡言,但是对学生的关心也是尽到细微之处。平时工作繁忙,但他也会抽时间开组会,又或去办公室看望我们,询问科研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
沧桑岁月花白了老师您的鬓发,侵蚀了您的身体,但您
的润物细无声之爱和谆谆教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就是我敬爱的导师施剑林研究员。
教书作天职,育人为使命
————李孟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的眼中,我的导师施剑林研究员是一位十分出色的师者。他在先进陶瓷材料制备科学、烧结理论、结构陶瓷高温可靠性等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目前从事无机介孔基纳米复合材料和催化、生物应用等研究。
从师几年,从他身上我深刻感受到:他作为一名优秀研究生导师所具备的厚德载物、为人师表的优秀品质。
矢志不渝——“做研究,90%的失败,10%的成功。更多的时候要面对的是失败”。
“困扰是科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这是常态。”施老师如此谈及在材料科学研究30余载的感触。
初入实验室,涉足新的研究方向,很多知识都要从头学起。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半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实验平台的搭建工作还没有完成。临近第一个学期末,焦急、沮丧等各种情绪汹涌而来,对自己进行了从头到脚的否定。借着一次小组会的机会,施老师用轻松的语气举身边的例子,让我明白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让我更快地成长。
春风化雨——身教胜于言传
在施老师课题组,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他从来不说“必须做什么或者禁止做什么”,从来不会说几点之前必须进办公室、实验室,科研时间完全是由学生自己支配的,但是他自己有严格的工作时间,每天早上八点左右,施老师办公室的门准时打开。他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即使课题的选择,也尊重学生的意见。
施老师关心课题组其他导师的职业发展,积极为年轻老师搭建更大的发展平台,鼓励各位导师的科研创新工作。
“事业上的好伙伴,学业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好老师”,这是熟悉施剑林研究员的人对他为人师表发自内心的评价。
躬耕不辍——独立思考、坚持真理
“最简单的东西,往往也是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通过对简单的把握,建立思维体系,通过推理,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惊人的。这是科学研究思维模式,是科学精神。”
施老师始终强调独立思考是科研工作的基础。他治学严谨,始终认为在科学的领域中没有长幼尊卑。
材料科学研究一个是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一个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需求,甚至是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需求。“科学研究不应该只培养科学家,应培养一大批人才,然后到各行各业中发挥作用”。目前,施老师已开始致力于针对癌症治疗药物输运系统的应用研究。
宁静致远,为霞满天。施剑林研究员,皓首之心,躬耕前行。
博学笃志真科研,风流儒雅是吾师
———— 周亚君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在我心中,我的导师施剑林研究员就是这样一位厚德博学、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尊重学生、可亲可敬的优秀导师。
记得当初考上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时候,我为选择导师而踌躇,所里那么多优秀的导师,我一时不知道如何选择是好。我想到了小木虫,借以了解一些科研问题。当我不经意间查介孔材料时,也了解到关于施老师的一些信息。大家都说施老师是真正的科研工作者,虔心科研,而且对学生很好,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我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样一位人人爱戴的老师肯定是一位好老师,于是我义无反顾地决定选择施老师,很幸运,施老师也同意了,那时起,我就对自己说,以后要好好学习工作,不让施老师失望。
进入实验室后,渐渐和施老师接触多了,更加感受到施老师的崇高人格魅力和师德风范。其实施老师工作是非常繁忙的,他每天总是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晚上我们吃完晚饭,老师也还没离开办公室,有时候周末也能碰到施老师,老师这种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总是让我们感动,也激励着我们用心投入科研。施老师虽然平时工作繁忙,但对我们学生的指导工作绝不含糊。施老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工作,也会针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中肯实在的意见和建议。施老师希望我们在做好科研的同时,也能全面地开发自己,他希望我们能学会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更好地展示自己。记得刚开始开组会的时候,我因为很紧张,做报告是总是语速很快,问题也阐述不清。施老师听了,总会耐心地指出我存在的问题,比如,声音可以大一点,语速可以慢一点,PPT可以怎样布局地更好,演讲的时候可以和台下的观众交流一下,等等,老师提出的这些建议都是对我受用终身的,我诚挚地感谢施老师对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施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诸如此类种种,数不胜数,还记得当初转博的时候,施老师也是对我的工作提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施老师总是用他平时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感动着我们,给我们精神的力量。施老师让我非常感动的一件小事,就是当时我写好文章给施老师修改时,施老师竟然过了一两天就把修改稿给我了。短短一两天,施老师却是改得及其仔细的,老师是一个一个单词改下来的,一个单词拼写错了他也能找出来。施老师深厚的英语写作功底,细心的修改态度,真真让我折服了,我很庆幸,遇到这么好的一个老师。
我想正是因为施老师的博学表率和正确引导,才让我们组的学术氛围越来越浓厚,让每一位学生都自觉努力地学习实验,让每一位职工都尽职尽责,让我们组组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让我们组每年都发表那么多高质量的文章,取得那么多骄人的成绩。我们每一滴的成长和成绩,都倾注了施老师太多的心血。施老师对我们的影响,犹如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教育却也是最珍贵的。施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就像《论语》中说的那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施老师虔心科研,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师德风尚都深深影响着我们。博学笃志真科研,风流儒雅是吾师,这就是我的导师施剑林研究员。
记我的导师施剑林
————王敏
还在大学的时候,施老师的名字便如雷贯耳,心里总是想着,要去硅所施老师的课题组读研究生。当愿望终于实现,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施老师,看到眼前这个高瘦的老师,就是我几年研究生生涯的导师,心里莫名的有些紧张。随着研究生生涯的展开,见识了施老师的独特之处。有时,我总是在想,为什么没有施老师不懂的东西,每次开组会,施老师的思路总能在生物和催化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转换自如,给出自己的指导意见,从来都不会有半点停顿,其实不只是两个大方向那么简单,他们又各自包含若干个不同的小方向。直到今天在硅所已经呆了两年多的我也总是经常感慨,我们的施老师就像一座高山,高耸庄严的屹立着,我们只能无限的仰视,却是无论如何也翻越不过去的。所谓科学家,就应该像施老师这样博学多才。不仅这样,施老师还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是一个将科学研究当作自己的事业而不是职业的学者,科学研究虽然清苦,但是施老师从来都是乐在其中,置名利于身外。所谓科学家,就应该像施老师这样,淡泊明志。施老师的厉害之处还在于,他的英文特别棒,每次施老师都会精心修改我们那写的惨不忍睹的文章,细心到连一个单词,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漏掉,经施老师修改过的文章都会焕然一新。在这个物欲横流,攀比至上的时代,能在施老师这样博学多才,淡泊明志,以科学研究当作自己终生事业的科学家的指导下度过我们几年的研究生生涯,实乃我等之幸,他对待科研的态度和和所取得的成就都将深深的影响着现在以及未来我们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谢谢施老师为学生们做的一切,您辛苦了。
淡泊名利,严谨治学
————任文超
一千个导师有一千种治学风格,但是成功的导师都是一样的:以身作则、关爱学生。我导师施剑林研究员就是这样优秀的导师。作为一位在介孔材料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施老师在学术上获得了成就,可是我们的施老师并没有留恋于过往的成就中,也没有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因为他知道他是一个科学工作者,他热爱的是踏踏实实的从事基础科学研究而不是名利的浮云。所以,作为他的学生,我经常看到施老师一大早就来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前几天,施老师身体微恙,可是他在家休息一两天就坚持到所里来上班。这种执着和敬岗精神令人着实钦佩。施老师用以身作则,以这样的榜样精神无言的激励着大家奋发进取、积极进步。
施老师不仅做到了“修身”,还做到了“齐家”。我们课题组是一个大家庭,职工与学生都很多。但是施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心里都很十分清楚,而且知道关键所在。更难得可贵的是施老师非常尊重学生,对我们的想法和思路,总是鼓励我们积极探索,并提供许多有用的意见;从不武断地给出特定的研究方向。研究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产生灰心郁闷的心情的时候,施老师也是积极的给予安慰和鼓励,是我们很快振作起来。对于我们的每一份工作,每一篇文章,施老师都要亲自过目,帮我们反复修改斟酌,力求达到完美。
施老师以他敬业的精神,高尚的品格,谦逊的态度深深的影响着我们。正是因为施老师的表率和指导,组里每一位学生都积极进取。发奋图强。也因此,我们组也获得了丰硕的荣誉。对此施老师并不居功自傲,而是谦虚的把成功归结到每一位员工和学生身上,这样的情怀着实令人感动。
尽管施老师指导我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可是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个人品质使我受益终生!
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葛同广
我的博士生导师,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传道授业的楷模-施剑林研究员。
“原来做科研也可以这么帅,这么潇洒”,这是施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敬仰崇拜之情也油然而生。依稀清楚地记得三年前选择导师时,面对激烈的竞争以及对自己的不自信,我没能坚持自己的初衷。不过经过后来种种的小插曲来到施老师门下,让我真正体会到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可敬的人格魅力。在我的印象中,施老师基本可以用这个十个字来形容:热爱、追求、创新、学习与研究。
作为一名老师,他热爱自己的学生;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热爱自己的研究。他会因为学生的不努力而忧心忡忡,他也会因为学生取得的成绩而笑容满面,在他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对学生对科研单纯的爱。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追求创新,追求卓越。别人做过的我们要学习吸取,别人没有做过的我们要大胆地尝试(并非盲目的尝试)。在组会上,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试试看。他总是那样追求完美,我想这也是科研工作者所必须的一种特质。同时他又是那样严谨,研究一个问题就要研究透彻,工作做就要做系统,不盲目跟随热门。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鼓励学生做创新性工作。从来不会因为实验失败,没有有用的实验数据而向学生发脾气,他做的最多的还是鼓励,鼓励学生们认真地分析数据找出失败的原因,如何进行实验设计的改进,如何进行实验的优化。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师,他真正做到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解放学生,激励学生,成就学生,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栋梁人才。
但施老师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还是做事严谨。从每次的论文修改中就可以看出,他对每个句子每个单词甚至是标点符号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仔细斟酌,读过之后让人感觉刚刚好,多一字少一字都会影响整体的美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施老师的教书育人理念与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无不为我们树立了人生楷模。
导师印象
————杜燕燕
施老师给大家的印象都是工作上非常认真,平时对大家和蔼可亲。尽管施老师工作繁忙,但对大家的论文修改从来尽最大努力、在最短时间内修改好,并且有问题时通过发邮件或者亲自去实验室与同学积极与同学讨论。在我其中一篇论文修改过程中,施老师非常感兴趣,不辞辛苦,连续修改了三次,每次都尽量在一、两天之内修改好。由于文章机理问题一直没有办法弄清楚,前后拖了半年多的时间,施老师一直询问实验进度。最后文章投稿的时候,尽管之前已经修改了很多遍,但是施老师还是不放心,又修改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让投稿,对于施老师的这份认真,我深受感动,为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树立了正直、认真的好榜样。
我眼中的施老师
————张晓华
施老师平时比较严肃,作为学生的我每次看到导师都有一种敬畏感,总觉得施老师的形象过于高大,无法靠近。但是施老师十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他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的想法,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师长而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他不会要求学生干什么,但是他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影响着学生。这就像高档香水,可能没有扑鼻的浓郁,但是淡淡的芬芳可以萦绕在你身边好久。这就是魅力。
施老师话不多,润物细无声。之前听师兄师姐提起施老师修改学生文章的事,有时上午邮件过去,下午就可以邮件回来了。施老师把学生的培育放在首位。大家都把施老师的关爱放在心底,希望快快成长,争取长成参天大树,不负细雨的滋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记我的导师施剑林
————徐颖峰
读博的道路从来都是崎岖坎坷的,在这一段学习生涯中,如果能遇到一位杰出的导师将会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机遇。而我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导师——施剑林研究员。施老师以渊博的学识、 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勇于创新的学术思想和忘我的敬业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学生。施老师的课题组是一个学术环境自由宽松,研究课题热门前沿,勇于创新的课题组 。虽然施老师事务繁钜,但是他总能把握住每个学生科研进展中的关键要点。每当我们在科研进展不顺、灰心沮丧的时候,他总能为我们指点迷津,鼓励激励你,给你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动力。能在这样一个导师的指导下,攻读自己的博士学位,将会使我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