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教师节不在工作日,我提前一天感受到来自研究生们满满的祝福与感动的同时,想到了我最敬爱的导师——严先生。从去年的教师节看望他老人家至今已经整整一年没见到了,极度惦念之余也不敢轻易打扰。没想到就在教师节这天的下午就得知严先生生病住院的消息,心中十分着急,当即就打电话请求探望。一直到了周一临下班时间,我终于被告知可以去医院探望了,当时真是有点手足无措,心慌无比,我清楚知道这并非是好事。来到他的病榻前,一开始还在睡觉的他突然睁开了眼睛,颤巍巍地伸出了手,紧紧地握着……
这几天晚上都睡得不踏实,几乎每隔两小时醒来一次看看手机,我希望没消息,没消息就是好消息!没想到今天一早醒来最担心的噩耗还是降临…….明明知道分离是迟早的事情,这一刻真的来临,还是无法接受,心如刀割,泪流不止……回忆起跟老先生18年的师生情,太多感恩,太多感谢的话来不及说……
我非常有幸在先生耄耋之年成为了他的博士研究生,并在2001年在老先生的支持下毕业留在硅酸盐所工作至今。我曾经在2009年在新华网新华科技板块上写了一篇征文“我的博士导师严东生先生”回忆了他在博士期间给予我的指导以及在人格魅力上对我的深刻影响。毕业留所之后,老先生对我的指导与关怀也从没停止过,一直关注着我的成长与成才。我至今还保留着老先生在2004年,在我从英国访问回国后给我亲笔手写的三封书信,告诉我“science本期P252一文,及其评述在P234可以仔细看看……”;问我“陈航榕近些时间在做什么工作,有可以发表的文章吗?另外在应用方面,我也是很关心的”;建议我虽然介孔催化方面工作发表在Adv.Mater., 上,“但如果工作能做得更深入,细致,还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希望我“在三效催化工作中有更深入、系统的了解,合成出具有更高性能的材料”;鼓励我“药物储存及缓释是有重要前景,要能有所突破,则很有意义”;告诫我“要把工作做细,抓住要点深入下去”;他老人家惦记最多的“还是要考虑应用……实验室工作和中试是两个不同的阶段,中试要为下一步的生产应用提供足够的数据和基础……”重读这些信件,我能深深感受到当时86岁高龄的老先生对科研事业的那份热爱与执着追求,并且倾注了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从01年到09年间我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介孔复合氧化铈鋯材料及其三效催化剂的产学研研究中,有段时间我几乎每周都要出差跑去企业,在企业有时一待就是好几天,努力解决着从实验室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实际生产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问题,在这期间得到了严先生给予的特别关注与关怀指导。终于在严先生和施剑林老师的关心指导下,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有六款国产车型通过了国家排放检测,获得了实际应用。作为基础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的成功探索,我们研究团队也因此获得了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尽管真正迈向产业的路上还充满波折与艰难,但我们从没放弃努力和信心,因为这是老先生的期望与心愿。
老先生的高风亮节、淡泊名利,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以及对科研的严谨求实、对后辈的关怀提携,无一不深刻地影响着我。有幸成为大师的学生,我一直谨记教诲,以先生为榜样,踏实科研,努力做到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尽心尽力培养研究生成才,力争在科研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以不辜负老先生对我的殷切期望。
铭记师恩,泪眼婆娑。
老先生功德圆满,精神永垂不朽!
学生:陈航榕
匆匆于硅所
2016-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