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治先生的治学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邓泽群)

  在纪念李家治先生百年诞辰时,回想我跟他一起工作时的情景,感触颇深。我是1974年,从上海耀华玻璃厂调进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进所就分配到由李先生领导的微晶玻璃小组。当时,小组正承担国家的“红四”任务,研制导弹雷达天线罩用的微晶玻璃材料。在确定料方、原料、玻璃烧制以及玻璃晶化热处理制度时,他总会发扬民主作风,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对微晶玻璃材料的性能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然后布置下一步工作。全实验室也会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活动。这种集思广益的工作方式对学术研究是有很大好处的。我也在他的指导帮助下,从原本对微晶玻璃一窍不通到逐渐了解,进而入门,投入到微晶玻璃材料的研究工作中去。  

  当时,我们所的玻璃车间的玻璃熔制炉以及玻璃晶化热处理炉都比较小,只能做较小的样品,要做到“红四”任务实际需要的雷达天线罩用的尺寸规格的样品就必须到当时和我们共同攻关的单位玻璃钢结构研究所前身上海耀华玻璃厂252研究所去研制。当时的交通很不方便,来回需要23个小时,倘若乘不到上海耀华玻璃厂的厂车,绕道走来回则要4个多小时。李先生和我们一起到上海耀华玻璃厂252研究所去研制样品。252研究所熔制玻璃的是2吨大窑炉,需要配制较多的熔制玻璃用的原料,当时配制原料都是人工进行的,李先生和252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一起按料方配制原料,当时他已是57岁的老人了,配料过程中有时体力不支,他就单腿跪着支撑着坚持配料。熔制玻璃及玻璃成型需要24小时甚至36小时连续干,李家治先生也和我们一起干,以掌握一手的实验数据。更令人感动的是1976年冬天到西安秦岭山脚下去做微晶玻璃雷达天线罩样品的热震试验,李先生为了获得热震试验的第一手资料,早日完成国家任务,他克服家里的困难(当时他爱人患严重的乳房癌)去西安秦岭山脚下的623所做样品热震试验。测试完成后因大雪封山,耽误了回上海的时间,以至于没来得及见到他爱人去世前的最后一面。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抱怨,一如既往抓紧研究工作,全力以赴投入到“红四”任务的微晶玻璃材料研究工作中去。  

  他对研究工作的时间是抓得很紧的。举个例子,记得1975年春节年初三,他约好小组成员到他家里去汇报工作。分析,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同时提出下一阶段的任务。  

  原来我所古陶瓷研究是分散在各个相关实验室,由对中国古陶瓷有兴趣的前辈老师们附带开展古陶瓷研究工作。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参与李家治先生开展的古陶瓷研究工作。那时我对古陶瓷是一无所知的。开始我只是帮李先生用热膨胀仪测量古陶瓷的烧成温度。在参与古陶瓷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他不断地给我普及有关中国古陶瓷的知识,让我阅读相关的中国古陶瓷文献资料,使我对中国古陶瓷逐渐了解。他把他自己收集的相关窑口的古陶瓷标本给我,并指导我开展研究工作,怎样分析测试所得的数据,包括外观、化学组成、烧成温度、物理性能及显微结构来寻找规律性的东西,推断所用原料、制作工艺,从而了解该窑口陶瓷的特点,补充原来仅凭外观鉴别方法的不足。我最初写的古陶瓷论文他会细心审阅,认真修改,并指出不足之处,使我对古陶瓷逐渐产生兴趣,尽心进行古陶瓷研究工作。  

  周仁先生开创的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形成的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新学科是我所研究方向的一个特色。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所领导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专门研究古陶瓷的研究小组。于1997年还建立了“科窑作坊”来探讨古代陶瓷的烧制工艺,因为只凭出土陶瓷片标本或传世器物无法了解其全面的烧制工艺。  

  我们当时开展的工作主要是探讨南宋郊坛下官窑青瓷的烧制工艺。我们开始试烧青瓷时,李家治先生尽管已是耄耋老人,为了通过实践掌握烧制工艺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他和我们一起烧窑。有时要烧到晚上11点多钟,他也一直等到很晚。隔天瓷器出炉,根据烧制的瓷器情况,一起分析讨论造成瓷器缺陷的原因,制订下次烧制瓷器的工艺制度。  

  古陶瓷研究经费的获得一直是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困难的。当时我们所古陶瓷研究人员年纪都比较大,申请自然科学基金有困难,为了克服困难,坚持开展古陶瓷研究工作,李家治先生就和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的罗宏杰老师联合申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跟中国科技大学的王昌燧老师联合向中国科学院基础局申请经费。  

  在李家治先生等老师的不懈努力和潜心研究下,继承和发展了由周仁先生开创的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这门新学科,使我所的古陶瓷研究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因而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我所先后组织召开了十二届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在古陶瓷国际讨论会会期后半程,常组织外宾和愿参加的中宾去相关的古窑址、考古所和博物馆进行科技考察活动。为了让参加者获得最大的知识收获,李先生都是预先带领我所相关人员去调研考察,落实内容,作好人事安排。甚至到了耄耋之年还坚持去做,使科技考察工作得到外宾和中宾们的好评。  

  李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陶瓷卷中,提出了中国古陶瓷发展史的五个里程碑和三大技术突破。在88岁高龄还带病编著出版《简论官哥二窑》一书。  

  为了让古陶瓷研究后继有人,李家治先生还招收博士生,引进博士后,培养年青的研究人才。现在古陶瓷小组不仅继承和发展了硅酸盐所的特色古陶瓷研究项目,还扩展到文物保护的新研究项目。  

  李家治先生不仅培养了古陶瓷研究方面的研究人才,还培养了一批玻璃研究方面的人才。他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他对学生们要求严格,要定期向他汇报工作,发现问题随时指导,严师出高徒,他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成为科技战线上的中坚力量。  

  我们今天纪念李家治的百年诞辰,就是要学习他热爱自己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将毕生献给科学事业;学习他在玻璃和古陶瓷等材料领域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研究的科学精神,对国家任务和相关科研项目认真负责,克服一切困难去完成;学习他淡泊名利,为科技事业后继有人,认真负责地指导培养科技事业接班人的高尚品德。  

  总之,李家治先生的治学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邓泽群  

    20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