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硅酸盐所举办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5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分别在长宁园区和嘉定园区举办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活动主题为“遇见科学 预见未来”。在长宁园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硅酸盐所学位委员会主席施剑林研究员为中小学生作科普报告。上海硅酸盐所纪委书记、党委委员杨建华,长宁区科协常务副主席张正行,长宁区教育局副局长夏晓娟,长宁区教育局德育科科长孙萍,长宁区少科站站长、党支部书记姜嵘,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学术与科普处处长章文峻,长宁区科协学会部部长洪嫣,长宁区教育局科技干部傅自强,上海市延安中学教师杨骏、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教师陆阳、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教师段秀文等出席活动,活动由上海硅酸盐所党委办公室(所办公室)主任毛朝梁主持。在嘉定园区,上海硅酸盐所副所长苏良碧,嘉定区科委科协党组书记徐慧,嘉定区菊园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健,上海青少年科学社主管贾传菲,上海市嘉定区嘉一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校长协理庄珠凤,嘉定一中主任秦汉,嘉定区科协干部万琦欣,嘉定区菊园新区科创与产业办公室干部印佩佩,嘉定一中教师胡佳瑜、王萌萌,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教师龚海梅,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教师徐沁,上海硅酸盐所工会主席孙伟嬿,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主任、空间站高温材料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刘学超研究员,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涛研究员等出席活动,活动由上海硅酸盐所党委办公室(所办公室)副主任陆贝妮主持。活动设置了新材料前沿科普报告、实验室开放、科普舞台剧表演、严东生先生传记电影《诗与真》观影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学传播板块。来自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上海市延安中学、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上海市西延安中学、上海市新泾中学、愚园路小学、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嘉定一中、嘉定二中、上海市民办嘉一联合中学、上海市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等学校的师生、家长、市民朋友,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青少年创新实践工作站第8期学员共计400余人到现场参加活动。当天活动也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青少年创新实践工作站第8期“开学第一课”。当天长宁园区活动板块得到中科院“科学大院”视频号、中科院上海分院视频号等直播,上海硅酸盐所视频号和研究生哔哩哔哩也一同直播。
在长宁园区活动板块,科普舞台剧《陶瓷能透明吗》拉开了活动序幕。透明陶瓷研究中心在读研究生胡殿君、程梓秋、李廷松、李晓、李海明以跌宕起伏的剧情为承载,将陶瓷如何能透明、透明陶瓷有哪些应用等,作深入浅出的解读,会场不时传来公众掌声。
杨建华在长宁园区活动板块致欢迎词。他表达了对科学传播工作者们的诚挚谢意,回顾了上海硅酸盐所近年来在科普教育实践中取得的成效。杨建华表示,科普是让公众了解科学、理解科学的桥梁,是激发青少年创新活力的一粒火种,也是“遇见科学 预见未来”的有效途径,他希望科普工作者能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科研科普 一体两翼”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在科普创作、科普表达方面作出更多创新实践。
在长宁教育局、长宁科委科协指导下,上海硅酸盐所与上海市长宁区少年科技指导站坚持十余年共同开展“未来科技之星 走进科学殿堂”活动,选派优秀青年科学家指导长宁区优秀学子开展创新课题研究。会上,杨建华、夏晓娟启动了2023年结对仪式。施剑林、张正行、章文峻为中学生代表赠送两院院士严东生纪念文集,寄望青少年传承科学家精神,接续奋斗、矢志报国。
施剑林院士作科普报告“无机纳米材料——肿瘤治疗大有可为”。报告从身边的材料引入,介绍了材料的分类、材料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引出生物材料对疾病早期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康复等的意义。继而介绍了人类健康的杀手——肿瘤,谈到了对肿瘤的理解、治疗方法与面临的问题。报告阐释了近年来团队提出的“纳米催化医学”新概念,即不使用有毒药物,在肿瘤等病变部位产生细胞毒性分子,进而精准高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的纳米催化体系。最后介绍利用新型无机纳米材料的活性氧调控能力治疗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逻辑严谨,深入浅出,用大量的类比、比喻等方式让公众能够容易听、容易懂,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参加活动的学生踊跃举手,向报告人提问,报告人予以耐心细致解答。
在志愿者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普基地、介孔与低维纳米材料课题组、先进材料与新能源应用课题组、生物纳米技术课题组、生物材料表面与界面课题组相关实验室,参观了“科技报国 材料筑梦”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和严东生先生办公旧址。
在嘉定园区活动现场,苏良碧致欢迎词。他感谢科普工作者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无私付出,感谢科普志愿者对此次活动的精心筹备。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系统部署,科普工作能够为“三大战略”提供碰撞、结合、互联、互通的平台,让科技人才参与科普、在科学教育中培养人才。他希望研究所广大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在工作之余积极投入到科学普及工作中,在参与科普的过程中,学会表达、学会沟通,在奉献爱心中提升素养、塑造人格,在启智增慧中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徐慧致辞代表嘉定区科委科协对上海硅酸盐所为区域科普工作能力提升和繁荣科普创作表达谢意。她表示,上海硅酸盐所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形成了以科普志愿服务为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每年为嘉定区和全市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创作丰富的科普内容,不断创新科普表达形式,建成了有特色的科普高地。她预祝活动圆满成功,并祝福参加活动的青少年以科学精神启迪智慧,以科学家精神培根铸魂,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早日成长为祖国栋梁。
上海硅酸盐所作为上海青少年科学社科学种子学会辅导站(化学),近年来承担了全市化学学科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年均指导中小学生开展科学课题探究50项左右,众多学员在硅酸盐所获取了课外新知、激发了科学热情、提升了思维层次。2023年,新聘任田甜博士、胡九林博士、陈克艺博士、邓瑞翔博士、邱家军博士、王晓博士、冉念博士为上海青少年科学社青少年科创导师,上海青少年科学社主管贾传菲为新聘导师颁发聘书。周健、庄珠凤、万琦欣、孙伟嬿、刘学超、张涛为学生代表们赠送两院院士严东生科学家传记。
在科普报告环节,刘学超研究员作题为“走近空间站”的科普报告,报告以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引入,介绍了人类争相建造空间站探索太空未知奥妙的缘由,回顾了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历程,介绍了上海硅酸盐所为中国空间站量身打造的“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的研发历程和应用场景。最后,报告人寄语青少年志存高远、敢于追梦,去拥抱星辰大海。
张涛研究员作科普报告“绿色新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材料、能源、信息,是本世纪三大支柱,人类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能源危机,我们能利用哪些新能源呢,新能源对我们未来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报告人介绍了绿色能源“获取-存储-利用”三大模块,枚举了锂离子储能电池、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温差发电材料、建筑用智能节能膜等新能源材料的研究现状,展望了绿色新能源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中小学生们在志愿者带领下参观了嘉定园区的轻金属基电池体系和材料课题组、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课题组、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课题组实验室,参观了“材料报国”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在两个园区,公众还观看了严东生先生电影传记片《诗与真》。
公众科学日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走近硅酸盐所、感受科技魅力的契机,让公众近距离“遇见科学”、理性地“预见未来”,对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弘扬传承科学家精神起到积极作用。未来,上海硅酸盐所将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指示精神,在开发科普作品、开展特色活动方面久久为功,聚沙成塔,努力打造“高端、特色、成体系”科普高地,以更出彩的科普形式呈现给社会公众,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营造良好氛围,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施剑林为中小学生作科普报告
上海硅酸盐所纪委书记、党委委员杨建华致欢迎词
党委办公室(所办公室)主任毛朝梁主持活动
杨建华与长宁区教育局副局长夏晓娟启动“未来科技之星 走进科学殿堂”活动
长宁区少科站站长、党支部书记姜嵘,长宁区科协学会部部长洪嫣,长宁区教育局科技干部傅自强为受聘导师颁发聘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施剑林,长宁区科协常务副主席张正行,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学术与科普处处长章文峻为中学生代表赠送两院院士严东生纪念文集
科普舞台剧演出现场
科普报告现场
参观实验室
参观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普基地
参观“科技报国 材料筑梦”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长宁园区志愿者(部分)合影
上海硅酸盐所副所长苏良碧致欢迎词
嘉定区科委科协党组书记徐慧致辞
党委办公室(所办公室)副主任陆贝妮主持活动
上海青少年科学社主管贾传菲为新聘导师颁发聘书
周健、庄珠凤、万琦欣、孙伟嬿、刘学超、张涛为学生代表们赠送两院院士严东生科学家传记
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主任、空间站高温材料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刘学超研究员作科普报告
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涛研究员作科普报告
学生提问环节
参观实验室
参观“材料强国”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观看严东生先生传记电影《诗与真》
嘉定园区志愿者(部分)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