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米”来了
谢滨欢
近日,广州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结果显示,44.44% 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镉”这个陌生的名词突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让人望而生畏。它究竟是什么呢?又是为何能与大米走到一起?
镉(Cd)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环境中,再通过灌溉进入食物,水稻则是典型的“受害作物”。在某些“高镉”地区,水稻吸收的镉明显超标,于是就产生了“镉米”。
暂且不说镉对环境和农作物本身的危害,就人体而言,镉的杀伤性是极大的。如果人体长期摄入过量的镉,它将积聚于肝及肾,造成损害。另外,镉化合物微粒亦可以透过空气(香烟),由呼吸道进入人体。镉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当镉毒进入人体后极难排泄,极易干扰肾功能、生殖功能。由于镉污染具有周期长、隐蔽性大等特点。镉会取代骨中钙,使骨骼严重软化,骨头寸断;镉会引起胃脏功能失调,使锌镉比降低,而导致高血压症上升。就“镉米”而言,人们对它的摄取属于“长期小剂量”。这种情况带来的危害主要是肾脏和骨骼。因此,镉污染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事实上,食物中镉含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案例并不少见。日本在二十世纪发生的“痛痛病”公害事件就是因为河流被含镉污水污染后,河水、稻米、鱼虾中富集大量的镉,然后又通过食物链,使这些镉进入人体积累下来。病人骨质疏松、骨骼萎缩、关节疼痛,病态十分凄惨。但是,由于镉米从外表和口感上与普通大米并无明显差别,消费者很难直观判断其存在。那么,我们该如何尽量避免过量镉的摄入呢?
大米是我国的日常主食。对于我国的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不吃米饭是很难的。因此,作为消费者,要尽量减少镉超标大米对自己健康的影响,建议尽量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尤其是单一来源的大米)的食用依赖,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推荐,每天的膳食应该包括多种食物,主食也应该包括各种粗粮等,而不应该完全是大米。另外,尽量保证日常饮食营养的均衡,适量增加一些营养的需求也有一定帮助。根据日本的研究显示,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对镉过量也更加敏感,所以,保证自己的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增加对镉的抵抗力。
当然,对于“镉米”威胁,我们大可不必过度恐慌,因“镉”废食。广州发现的这些超标大米的污染来源很可能是由于金属矿山和冶炼厂的废水污染了当地的土壤和环境。因此,这次大米镉超标主要是局部环境污染所致,就我国大多数情况而言,并没有这样的严重污染。
缓解镉污染,根本的解决途径还是工业污染的治理与环境的保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投入和执行;消费者需要明白的是,保护环境就是保障食品安全,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如不随意丢弃含镉电池),爱护身边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