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垃圾

发布时间:2013-05-24

刘海涛

提到垃圾,大家绝对不陌生,因为人类每时每刻都在生产着垃圾:纸张的、塑料的、橡胶的、玻璃的、金属的等等等等。很多人对垃圾虽不能算是恨之入骨,但也是弃之不惜,那何谓善待垃圾?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一个说法: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样大家就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善待垃圾了吧,因为善待垃圾就是善待资源。垃圾是一种资源,但可惜的是放错了位置,而我们善待垃圾就是将垃圾放对位置,使它成为资源。如何放对垃圾,其实很简单,就是垃圾分类处理。

之所以要提倡大家将垃圾分类,是因为我们社会对垃圾的分类以及处理还不是太完善。我们先看一下我们的邻居日本,看看那里的人们是怎么将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

到过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的垃圾分类所折服。日本的垃圾分类有以下几大特点:

其一,分类精细,回收及时。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曾经横滨市还把垃圾类别由原来的五类更细分为十类,并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我们不妨试看几例:口红属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红管属小金属物;水壶属金属物,但12英寸以下属小金属物,12英寸以上则属大废弃物;袜子,若为一只属可燃物,若为两只并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也属旧衣料,但前提是“洗过、晾干”。不过,这与德岛县上胜町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该町已把垃圾细分到44类,并计划到2020年实现“零垃圾”的目标。同时,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人及时拉走。如在东京都港区,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很多社区规定早8点之前扔垃圾,有的则放宽到中午,但都是当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环境或引来害虫和乌鸦。

其二,管理到位,措施得当。外国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关扔垃圾的规定。当你入住出租房时,房东也许在交付钥匙的同时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规定。有的行政区年底会给居民送上来年的日历,上面一些日期上标有黄、绿、蓝等颜色,下方说明每一颜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种垃圾。在一些公共场所,也往往会看到一排垃圾箱,分别写着:纸杯、可燃物、塑料类,每个垃圾箱上还写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

其三,人人自觉,认真细致。日本的儿童打小就从家长和学校那里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围舆论的压力。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非常严格: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

其四,废物利用,节能环保。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废弃电器被送到专门公司分解处理;可燃垃圾燃烧后可作为肥料;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在垃圾分类方面,日本又走在了世界最前列。上世纪60年代的严重环境污染“逼”出了一流的环保技术,70年代的石油危机又促成了最好的节能技术。就在认真克服一个个危机的过程中,日本把其他先进国家一一超过。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并不丰富。但是,他们却将垃圾分类处理和再利用的如此充分,由于重复利用,这相当于将资源的使用效率超过了百分之一百。这种资源的重复和高效率利用,远比不断地开采日益耗尽的资源要可持续发展得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的上述事例给我们很多启示。仅就垃圾分类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硬件还远不能与日本相比,但更大的差距恐怕还是在软件上,即在于政府和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上,在于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制度建设上,也在于每个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真细致精神和环保节能意识上。其实,垃圾分类最重要的还是言行一致,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践行垃圾分类的责任。

我们要靠资源才能实现发展,才能生活得更好,而我们进行垃圾分类就是创造资源,就是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所以,我们一道用行动来善待垃圾,善待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