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转制技术

发布时间:2012-05-22

3D转制技术

马名生

2009年底,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一部电影《阿凡达》引发了全球3D电影的热潮,凭借《阿凡达》中3D技术带来的极致视觉体验,卡梅隆又将3D技术转接到了曾轰动全球的《泰坦尼克号》上。然而,《泰坦尼克号》属于一部3D转制电影,在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并不同于《阿凡达》,3D转制技术也因此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要了解3D转制技术,先要知道3D影像是如何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人眼在观测周围景物时,由于两只眼睛存在约65mm的间距,左眼和右眼在看一定距离的物体时,所接收到的视觉图像是不同的,而大脑通过眼球的运动、调整,综合了这两幅图像的信息,产生立体感。3D影像就是通过这一原理先产生场景的两个或多个视图,然后通过某种手段(例如佩戴眼镜)将不同视图分别传送给左右眼,确保每只眼睛只看到对应的视图而看不到其他视图,从而产生立体视觉。这种技术的本质只是在空间中产生两张或多张平面图像,通过“欺骗”人眼视觉系统而立体成像。3D电影的拍摄过程就是采用两台摄像机同时拍摄,摄像机间隔的距离和人的双眼距离一样,这样分别拍到左右眼不同的影像,放映时通过技术处理让左右眼看到对应的不同影像,就可以产生立体效果了。

说明: C:\Documents and Settings\mms\桌面\3792cb39959019c83b87ce68.jpg

采用3D技术拍摄的电影《阿凡达》中的画面

然而,如果要将一部已有的2D电影转制成3D版,主要的工作是大量的计算机后期处理。在《泰坦尼克号》的3D转换中,一支300人的团队的主要工作就是绘制每帧图像中各个物体的轮廓线,建立各个物体的三维网格模型,然后对转换后的每一帧进行检查,是否符合生活中的3D体验。在为3D影像创造空间感时,设计师们须将图像分离成左眼和右眼的模拟影像。举例来说,如果你把一只手轻贴在脸前,注视一个背景图像,当你闭上左眼,你可以从右边的视角看到图像,再换右眼,被手遮住的部分左边图像将出现。对于3D影像也是这样,但是2D影像中以上所说的第二只眼睛的视图不会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空白。而这些信息来自邻近一帧图像的像素,电影制作人员所要做的就是构建一个新的图像,填充进阴影,这是主要的技术难题之一。其次,需要在3D影像中精准地表现离摄像头不同距离人物之间产生的景深,必须争取构图中的角色间有着正确的空间布局。而为了区分构图中物体的深度,设计师还要用到转描机,他们将在不同深度平面上的每个物体上画线,以此清楚地画出界线,这包括脸在内的其他身体部位,甚至是帽子,也必须清楚地画出界线,这是一个艰苦过程,每一帧画面,每一个场景都得做到。另外,在原来拍摄时,一个离得相当远的长镜头,创造了很多人处在构图之内的远观效果,大部分背景也在焦距内。这种拍摄风格有利于转化,对于3D拍摄来说,设计师们将每个拍摄对象孤立地放置在“深度图”中,形成凹凸感。每一个对象都有不同的景深,构成不同层次的深度图,在此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各个人物的身体和面部须对应不同的空间感,3D转制后的镜头制造出前景人物就要从观众面前经过的感觉。最后,做出来的工作成果还需检查,《泰坦尼克号》3D版制作团队每周会花20到30个小时看一遍这些设计师的工作成果。而目前好莱坞大多数电影的后期3D转制只需要6周,詹姆斯·卡梅隆的3D版《泰坦尼克号》则耗时60周。

说明: C:\Documents and Settings\mms\桌面\6166050.jpg

采用3D转制技术拍摄的电影《泰坦尼克号》

虽然转制后的《泰坦尼克号》的3D效果不能和《阿凡达》这种十年磨一剑的效果相比较,但是影片的画面修复非常精细,增加了画面亮度和清晰度,使得3D转制电影的画面不再灰暗和让人眼花,而是显得非常清爽和生动。由此,可以相信3D转制技术将会成为加快数字电影市场发展的催化剂,将3D电影推向新的高度。 》这种十年磨一剑的效果相比较,但是影片的画面修复非常精细,增加了画面亮度和清晰度,使得3D转制电影的画面不再灰暗和让人眼花,而是显得非常清爽和生动。由此,可以相信3D转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