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展馆的水晶宫——漫话首届世博展馆的玻璃幕墙化

发布时间:2010-06-18

作者:马英仁

盼望已久的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这是上海人民的大事,也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大事。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意味着:上海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它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这次世博会的规模空前盛大,参展国众多,截至去年九月,世界上就已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每个国家的展馆各有特色,精彩纷呈。尤其是我们的中国馆,建筑外貌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桃,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可以说,各国展馆风情万钟,因为它汇聚了世界各地的风情,令人目不暇接。以英国馆来说,如今的英国馆为“创意之馆”,看上去也别有风味,创意无穷。然而,你可知道,历史上首届伦敦世博馆别具一格的“水晶宫”却永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人们不禁要问:这水晶宫是怎么回事?

原来,它是专为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博会而设计建造的一座展览馆,由英国园艺师按当时的植物园温室和铁路站台的方式设计,外墙和屋面大量采用了玻璃,整个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看起来像座“水晶宫”。

当时在享利·尔的鼓动下,伦敦博览会的皇家委员会决定提升博览会的规格,地点也从伦敦郊区移到白金汉宫旁的海德公园,两者间的距离相当于从毛主席纪念堂到天安门城楼。这样,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就可从皇宫直接看到这场世博会。说起园艺师设计这个“水晶宫”,这里面还有个小故事哩!

当时,世博组委会决定从多个设计方案中,综合吸收它们的优点,来拼凑出一个“混血儿”方案。可惜,公众议论纷纷,最终否定了“混血儿”方案,丑陋变成了雾者孤儿。一时间,引起媒体对世博会的强烈抨击,差一点导致世博会难产。

那时,一位叫怕克斯顿的园艺师的出现,好像福尔摩斯拯救苏格兰场一样,拯救了世博会和皇家筹委会的官老爷。说来奇怪,怕克斯顿并非真正的建筑设计师。1801年,在拿破仑回到巴黎的第三年,他出身在英格兰东部的小山村里。其父是农民,出道时成为一名园丁。19世纪30年代他曾设计了世界上最新湖的园艺温室,以轻巧简单的结构,支撑大块玻璃拱顶,能让大量光线从屋顶透进去,这一出色设计,成就了他的声望,也让他有了进一步接触上层社会的机会。

听说皇家筹委会打算重新征集博览会主体的设计方案,怕克斯顿打算尝试一下。根据新规定,设计方案必须满足如下设计要求:要能同时容纳上万人参观,又能容纳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品和产品。出乎意料,怕克斯顿不但接受了只有两周设计时间的苛刻要求,而且他像诸葛亮“草船借箭”那样,胸有成竹地对官老爷说,“九天后就会把全套图纸带来”。

果然,他不负众望,公众对他的设计方案给予了热烈的肯定。其中有一位作家给这个展馆起了个后人广为流传的名字——水晶宫。结果,按照他的设计方案开工后,工期不到6个月,整个博览馆占地面积9公顷之多,这相当于我们这次世博会大半个中国馆的面积。这个水晶宫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建筑,是近代建筑上玻璃幕墙化的雏形。除大量采用平板玻璃外,还使用了相当数量的圆筒状玻璃。为了解决玻璃板上蒸气的凝结问题,怕克斯顿设计了长达34英里长的专用水槽。那时,英国伯明翰的强斯兄弟玻璃厂为水晶宫生产了30万块玻璃,尺寸规格之大,前所未有;他们还设计制造了安装玻璃的移动机器车,使操作工人乘上这种车,在敞开的结构架上能快速进行安装……可以说,整幢建筑是现代化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的结晶。

后来,在伦敦世博会开过后,水晶宫被移到伦敦南部的西德汉姆,并扩建成为一座长期的展示中心和娱乐中心。女王再次光临,主持了它的揭幕仪式,铁路局还专门在这里增设了火车站。

据悉,我国清朝官员中,有一位叫张德彝的人曾到英国参观了闻名于世的水晶宫。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曾高度赞赏,认为水晶宫可说是“一片晶莹,精彩眩目,高雅名贵,璀灿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