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发新型循环经济示范区所想到的
曹妃甸工业区位于河北唐山南部沿海、渤海湾中心地带,原本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为古滦河入海冲击而成,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因岛上曾建有曹妃庙而得名。
开发建设曹妃甸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顺应国家能源、交通发展战略,调整优化北方地区重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引领现代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曹妃甸是国家“十一五”期间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集群,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大电力构筑了曹妃甸强大的产业基础。但高密度的重工业布局,也给曹妃甸生态环境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按常规思路,走低水平建设路线,若干年后,如果把污染叠加起来,1万亿元的总投资足以让曹妃甸满目疮痍。虽然重工业是曹妃甸的基础之作,但当你想像曹妃甸未来的大钢铁、大化工、大电力时,千万不要想当然地把它与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高污染画上等号。
“不冒一缕废气,不排一滴废水。”作为国家首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的11个园区之一,也是惟一的新建工业区试点,曹妃甸历史性地选择了这样的战略定位。探索重工业发展的新模式,在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追求更快更好发展,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发展循环经济,这就是曹妃甸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追求的发展目标。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曹妃甸示范区将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影响当地环境的污染项目不能要,不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的项目不能要!对于进入园区的项目,曹妃甸有着高标准的要求。按照规划,三大主导产业的循环经济链条将落户曹妃甸。
——建立以1500万吨精品钢项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将钢铁企业过去单一的生产功能,拓展到钢铁生产、能源转换、城市固体废弃物消纳和为相关行业提供资源等多种功能。精品钢循环经济产业链建成后,吨钢综合能耗、耗新水将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吨钢综合能耗671.3公斤标准煤,耗新水3.95立方米,水循环率达97.63%;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基本实现零排放。
——建立以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为依托,向下游延伸产业链,配套发展煤化工和盐化工,形成石化企业之间、石化企业与其他关联企业之间、石化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化工原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的互供共享关系,实现上中下游企业间无缝连接、一体化清洁生产。
——建立以海水冷却火电项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利用海水循环直接冷却技术和海水淡化工艺,进行热电生产和海水淡化,减少淡水资源消耗,给工业区补充淡水资源。淡化后的浓缩海水用于盐化工生产,开发溴素、钾肥、镁盐等化工产品。电厂产生的灰渣用于新型建材生产、填海造地。
三大主导产业是龙头,紧紧围绕龙头,后面还有长长的龙身、龙尾,通过产业链间废物交换、清洁生产,将一个产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产业的投入或原材料,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实现工业区内产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废物产生量最小,形成类似自然生态食物链条的工业生态系统。曹妃甸的工业生态系统将对废弃物“吃干榨净”。曹妃甸并不局限在一个企业或者行业内发展循环经济,曹妃甸将致力于打造工业生态系统。运用工业生态学原理,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项目,科学选择关联配套产业和资源再生产业,合理布局功能区和企业群,实现区内资源梯次开发和良性循环流动。
到规划末期,曹妃甸将建设起结构布局合理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成以钢铁、石化、电力和装备制造等为特色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群,形成完整的废旧物资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实现土地、水、能源等战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各项资源、环境指标达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标准。
届时,一个以循环经济为特征、具有世界品牌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区,国家循环经济先导示范区,京津冀世界级加工制造区的核心节点和重要增长极将屹立在渤海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