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严东生教授的二三事(李廷凯)

发布时间:2018-04-01

湖南共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兼CTO 李廷凯 

      我知道严东生教授是在1979年,那时我正在武汉建材学院陶瓷7801班读书。我写了一篇关于陶瓷热压铸成型的文章在陶瓷杂志上发表了。当硅工系陶瓷教研室的老师知道是一个学生写的文章的时候,就很好奇,陶瓷教研室的方承平老师又是武汉建材学院学报的编辑约见了我。她对我非常关心,向我介绍了陶瓷材料科学的前沿领域,也很自然地就提到了严东生教授,她说的一句话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她说学陶瓷的人不能不知道严东生教授,他是国内乃至国际上陶瓷科学领域的泰斗。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严东生教授,也开始关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1984年我师从浙江大学材料系的丁子上教授,选择了氧化锆增韧陶瓷相变增韧机理及其力学性能作为我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那时我很有兴趣地读到我的导师丁子上教授和严东生教授和合作写了一篇关于“新中国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教育情况”的论文,这篇论文在1984年4月在美国匹兹堡召开的第86届美国陶瓷年会国际会议发表。此文实事求是地介绍了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教育的现状,对未来教育工作特别是学科及课程的设置,人才的培养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现在看来,都可谓是真知灼见。那时我才知道,严东生教授不但是学问大家,也是教育大家,并使我对他多增加了几分敬意。当时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氧化锆增韧陶瓷的研究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我也一直在关心他们的研究进展,同时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的文献,在此基础上选择几个研究课题,也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我和师弟沈志坚采用了EXAFS的方法首次在原子和晶格水平上研究了部分稳定氧化锆中Zr和Y原子的近邻结构,发现了Y的不均匀分布和提出了可能出现微区超结构的假设;2.通过高分辩电子显微镜的研究,发现了氧化锆增韧陶瓷中存在三类不同四方相氧化锆,认为无约束亚稳定ZrO2(t)对增韧是一个重要因素;3.分析了国际著名陶瓷断裂力学专家和陶瓷学专家 Evans和La1ge所提出的相变增韧模式的局限性,认为克服无约束亚稳定ZrO2(t)的相变势垒所作的功对相变增韧有贡献,从断裂力学和热力学的角度出发推导了新的相变增韧公式,通过筒化可分别得到 Lange公式和Evans的公式,说明他们的公式为本研究所推导的公式的特例。4.通过高分辩电子显微镜的研究,发现了裂纹遇到Al2O3晶粒拐弯的现象,而添加少量Al2O3可显著提高TZP陶瓷的断裂韧性,因此提出了Al2O3晶粒所导致的裂纹弯曲增韧进一步强化了ZrO2(t)的相变增韧的观点;5.研制了一组力学性能相当好的TZP陶瓷,经国家建材局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二次重复测定,其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鉴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氧化锆增韧陶瓷的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严东生先生的第一位博士高濂也刚刚在6月份通过了博士论文的答辩,他的博士论文也是关于氧化锆增韧陶瓷,做了很好的研究工作。因此,我的导师丁子上教授准备邀请严东生先生担任我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主席,答辩委员会成员有清华大学校长张孝文教授,浙江大学力学系吴介卿教授,湖南大学的杜海清教授和我的导师丁子上教授。我看过高濂博士的论文,他的论文写得很精彩,但在某些方面与我们有不同的学术见解。这让我有些担心,担心论文答辩涉及学术之争,就很难有明确的结论。我把我的担心给我的导师丁子上教授说了。丁先生对我说,他非常了解严先生,他治学非常严谨,而且思维敏锐,善于接受新事物,他海纳百川,从不局限一家之言,而且他对年轻人的培养非常重视,所以你不用担心。就这样,我把我的博士论文寄给了严先生评审。到了临近博士论文答辩的日子,丁先生收到了严先生的一封信,信上说,他很有兴趣地看完了李廷凯同志的博士论文,但有些方面的学术问题希望能深入地探讨。看了这封信,我和丁先生都有些紧张,我毕竟是丁先生的第一个毕业答辩的博士生。当天晚上,我在丁先生家里,和丁先生一起把我论文中重要的学术观点,理论和公式的推导,从头至尾,仔仔细细地讨论,推敲,斟酌每一步公式的推导,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互问互答,一直到晚上12点才结束。丁先生说,我认为我们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推论和假说是有依据的,我们公式的推导和立论是可信的。你不用担心,我在答辩前先与严先生沟通。在我论文答辩的前一天,严先生到了杭州,住进了湖滨的西湖宾馆。晚上丁先生带我去宾馆拜访严先生。当时严先生是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兼常务副院长,浙江省省委书记等人都去拜访他,丁先生让我在宾馆前厅等他,他只身进去了。大约去了一个多小时,丁先生出来了。他告诉我,浙江省的省市委书记等领导都在等着见严先生,他完全没有机会与严先生交谈。严先生把他写的关于你博士论文的评议书交给了我,我看过了,他对你的论文评价非常好,我们就不等他了,我们也可以放心回去了。第二天,五位答辩委员会委员参加了答辩会(附件1)。严先生主持了我的博士论文答辩,在答辩会上,我仔细和全面地介绍和阐述了我博士论文主演实验数据,依据实验数据提出的假说和推论,新的理论的阐述和公式的推导,和依据理论研发出来的一组高韧和高强的TZP材料。在答辩时,基本上圆满回答了各位答辩委员的问题。只有清华大学校长张孝文的问题比较棘手,他说,你仅仅依据EXAFS和少量电镜分析,就得出Y的不均匀分布和微区超结构的结论是不是不够严谨?我说,我是依据这些实验的结果,提出来我的假说,不是结论,以后可以用更多的实验来证实。严先生插话,我认为均匀分布是相对的,不均匀分布是绝对的,依据实验结果大胆地提出微区超结构的假说是可取的,你说呢,孝文同志?张孝文校长点头表示同意。会后,五位答辩委员对论文答辩进行评议,据当时的答辩委员会的秘书沈志坚事后告诉我,严先生会议一开始就说,李廷凯同志的论文做的很好,我们应该给他一个很好的评价。然后沈志坚基本上按照严先生的评议书,完成了答辩委员会的决议如下:“在比较全面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对ZrO2相变增韧机理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细致的工作,在不少方面作了有深度的探讨,得到了若干有价值的实验结果,有创见地提出了几个主要假设,并作了理论推导。提出了可能出现微区超结构的假设,是无约束亚稳定ZrO2(t)的相变势垒,为相变增韧提供了新思路。分析,区分陶瓷中存在着三类ZrO2(t)晶粒及其对相变的贡献,认为无约束亚稳定ZrO2(t)对增韧是一个重要因素,作者对这一问题的仔细分析在认识上前进了一步。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个包含因素更充分的相变增韧公式,考虑了克服成核势垒对ZrO2(t)相变增韧的贡献,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简化,变换得到前人所推导的公式,这是比较重要的新观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作者研制了的一类高韧高强ZTC陶瓷。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现添加少量Al2O3可显著提高TZP陶瓷的断裂韧性,并提出了Al2O3晶粒所导致的裂纹弯曲增韧进一步强化了ZrO2(t)的相变增韧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以上情况说明,该生掌握了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有创造性的成果,达到了博士水平。答辩委员会五名委员投票一致同意授予工学博士学位。严东生,1987年12月15日”(附件2)。严先生宣读了这份决议书,并与我握手对我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表示祝贺(附件3)。不久,严先生又把他的学生高廉对我论文的评价寄给了我,要我们共同探讨,相互促进和提高。我认真读过以后,获益匪浅。从此,我和严先生接下了不解之缘。1988年,第三届陶瓷发动机材料和器件国际会议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我在1987年9月向这个国际会议递交我的一篇论文“高韧性和高强度氧化锆增韧陶瓷材料的研究”。1988年8月下旬我很惊讶地收到了会议主席V.J. Tennery寄来的邀请函,会议提供$450美元的资助邀请我前往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国际会议并宣读我的论文(附件4)。我是一个刚刚博士毕业留校工作名不经转的青年教师,收到这样的邀请函确实是受宠若惊,也不知道应如何办理。刚刚过去几天,我的导师丁子上教授把我叫到办公室,祝贺我的论文被第三届陶瓷发动机材料和器件国际会议接受并作为特邀报告在会上宣读。并拿出来严先生写给丁教授的信:“丁教授,转去3rd Intl. Sym. on Ceramic Materials & Components for Engines对李廷凯同志资助的通知,请转交给他。敬礼,严东生 1988.9.1”。(附件5)和转来的会议主席V.J. Tennery寄来的邀请函。并要丁教授支持我去参加会议。有了丁教授的支持和帮助,我办理前往拉斯维加斯参加国际会议的手续一路顺风。在办理手续的过程中,外办的同志看到是去拉斯维加斯开会,很认真地叮嘱我,拉斯维加斯可是美国的赌城,是一个充满罪恶之城,你可要小心安全。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开会,我听了也心里忐忑不安。办理好手续后,我如期前往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11月27日到30日第三届陶瓷发动机材料和器件国际会议,在拉斯维加斯遇到了同来参加会议的山东工陶所得所长樊启晟和总工顾培梓.严先生作为会议的组织者之一也来参加了会议。他和我们住在同一个酒店,我们见面以后,严先生首先祝贺我们的论文被接收为特邀报告,又耐心地告诉我们应该怎样作好邀请报告,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另外,我一直在想,我一个无名小卒被国际会议邀请做特邀报告是不是与严先生的推荐有关。我一直没有去问严先生,在我与严先生的交往中,他也从来没有向我提起和谈到过。一直到我后来在MRS组织和主持过几次国际会议分会以后,我确知会议的特邀报告都是由会议的组织者推荐决定的。严先生对年轻人的培养是真心实意,而没有任何私心的。这些事情在现在想起来是多么的难能可贵。1989年12月23日我去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材料系先进陶瓷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研究,到那里安顿下来以后,我给严先生写了一封信告知我的近况。过后不久,我就收到了严先生在百忙之中写给我的回信“李廷凯同志,我于四月下旬到五月中去美国参加了Dallas会,回国后看到你与5月8日的来信。此后又去意大利参加World Ceramic Conference和有关会议。最近回国。知道你已去美国Virginia Polytech作博士后工作,当然是一个进步,锻炼做独立工作的好机会,希望你有所收获。并请随时将你的Progress report和 文章的reprint寄给我一阅。Ron Gordon是我的好朋友,他告我去年从Ulta到了Virginia。不知你是否和他一起工作。请代我向他问候,如他有时间给我写信,请他告我家里电话(你也如此)。有机会联络时,家里电话最为方便。随便告你我家里电话,北京 +86-1-28-4019 上海 +86-21-471-5517 祝工作顺利。 严东生1990.7.20 (国外通用名 T.S.YEN)。(见附件6)。严先生的这封信充满了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使我十分感动。大约在1991年的春夏之交,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材料系系主任Dr.Gordon告诉我,受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和材料系的邀请,严先生及其夫人将来学院和材料系讲学和访问。我当然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严先生及其夫人的接待工作。严先生在材料系作了一个关于氮化物陶瓷的精彩报告。他从氮化物的四-五元系统相图开始,从热力学角度探讨了氮化物的掺杂和各类组成,从动力学角度阐述了各类氮化物陶瓷的制备,结构及其性能。材料系所有教授,中国留学生和大部分研究生出席了报告会(附件7)。严先生的报告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向严先生提出了许多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严先生都一一作了解答。会后,材料系的中国留学生提出来想与严先生见见面,开一个座谈会。考虑到严先生从中国到美国,一路劳顿,休息不好,还需要倒时差,况且这是一个而外的安排,我还是需要先征求一下严先生的意见。我很小心地向严先生提出留学生的意愿时,严先生很爽快地答应了。我担心严先生休息不好时,严先生说没有关系,很愿意与这些年轻的留学生见面。第二天下午,材料系的留学生很高兴地与严先生在系办公室见面座谈。严先生很关心地询问了每一个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严先生没有任何说教,而是娓娓道来从他们那一代人留学美国,在新中国成立时拳拳报国的赤子之心和参加新中国建设的心路历程。也希望在座的留学生珍惜留学的机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自已独立研究的能力。严先生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折服了在座的留学生。他们畅所欲言,与严先生交谈甚欢。会后与严先生合影留念。(附件8)。由于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所在的BLACKSBURG是一个远离都市的大学城。严先生的国际航班是从华盛顿-DC国际机场起飞,首先要开车去去50-60英里之外的ROANOKE机场乘小飞机去华盛顿-DC,再转机回中国,从BLACKSBURG开车到ROANOKE需要一个小时,而ROANOKE还不是每天都有飞机去华盛顿-DC,因此非常不方便。如果从BLACKSBURG开车去华盛顿-DC国际机场也就大约4个小时。因此提议直接开车送严先生及夫人去华盛顿-DC国际机场。严先生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提议。考虑到安全,我们特意租了一辆林肯轿车,我和材料系的另一位留学生谢朝阳开车送严先生夫妇去华盛顿-DC国际机场。一路上还可以向严先生请教和交流。谢朝阳是一个很自傲的留学生,一路上说了很多对中国金属学术界的一些权威教授很不敬的话,严先生只是笑笑,要他多做一些深入的了解和沟通。在高速公路路途休息区,我和严先生夫妇合影留念(附件9)。我们把严先生及夫人送到华盛顿-DC国际机场后,我们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
      1992年底,我收到了严先生给我寄来的贺卡:“Dear Tingkai and Family: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祝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现在在Kuwait开会,不久将到Boston,和几位一起Co-organize MRS 一个Sym。不知你是否到Boston?你的一些Preprint或发表文章的reprint,请寄到上海,我愿看看。地址:吴兴路246/2 #901(wuxing Rd 246/2 #901)上海200030 严东生。副页上写着:Seasons' Greetings and for 1993!(附件10)。随后,我寄过几篇我在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发表的文章给严先生,严先生给我的研究工作提了一些建议,同时对我说,如果你将来有回国工作的打算,可以考虑来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在以后数年的日子里,由于我的研究转到了半导体薄膜和器件方向,与严先生的联系就比较少了。1998年我在夏普美国研究院工作时,我的一个同事参加了国际会议,遇见了严先生,谈到我们是同事时,严先生要他转给我一张严先生签字的名片。2005年我来上海参加ISIF的国际会议,同时受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立东的邀请来硅所做了一个学术报告。听说严先生常来硅所上班,我请陈立东安排,带我去拜见了严先生。严先生很高兴地询问了我近年来的研究和工作情况,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研究工作的进展。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学报组成第四届编委会,我应邀担任海外编委,参加了第四届编委会会议(我不记得是那一年了)。在会议上又见到了严先生,严先生记忆力极好,在会议上发言时说,这次第四届编委会成立,我很高兴又遇见了一些老朋友像程一兵,李廷凯等。。。希望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办好无机材料学报。他很高兴地与第四届编委会成员握手,并合影留念。(附件11)。
      2016 年 3月9日我从美国,沈志坚从瑞典一起来上海出差, 多年没有见到严先生了,非常想念他。沈志坚事前打电话给金秘书表示我们想拜访严东生教授。金秘书征询了严先生和他家人的意见并得到允许后,告知我们的约会是下午3点。正好还有一些时间,上午接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立东的电话,我们下午先去硅所见了陈立东。陈立东可以算是我读硕士研究生的师兄弟,也是多年的好朋友。他告诉我们严先生已经快99岁了,为了照顾他的身体,硅所和他的家人都要求他不要来硅所上班了,但他对硅所的研究工作很关心,也偶然愿意见一见朋友和学生。我们深感荣幸,下午3点我和沈志坚去上海宛平路246弄901- 903号见了严东生院士。他已经99岁了。看上去身体还非常健康,思路清晰,记忆力还极好。我说起1991年Dr.Gondon邀请他和夫人去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访问和讲学之事。他补充说是Dr.Ron Gondon的邀请,并问及Dr.Ron Gondon的近况。随后我们一起合影留念。我们没有想到,那一次的见面竟成为了我们和严先生的永别。
      2016年9月我们惊悉严先生逝世,异常悲痛。9月22日我和沈志坚及浙江大学丁子上的弟子为严先生写了一个挽联发给了陈立东:”立東,你好! 以下是我们写的挽联:通宏观微观介观察分子原子粒子辨颗粒晶粒微粒学贯中西促陶瓷从艺术变科学成为一代宗师后学敬佩;谋科学科研科技忧国民国家国际荐人才人物人杰功勋卓著推材料以知识化力量铸就科教泰斗世人景仰。浙江大学丁子上教授弟子敬挽。另外,请小金帮我和沈志坚定好23曰,24曰两天的住宿,谢谢! 廷凯“。9月24日早上7点15分我和沈志坚一起早餐后,到硅所大门前见到小金,9点钟一起乘中巴到上海龙华殡仪馆参加严东生先生的悼念仪式。严先生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作出的卓越的贡献,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严先生的音容笑貌,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附件6 

 

附件7 

 

附件8 

 

附件9 

 

附件10 

 

附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