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严先生的能源战略观(俞善庆)
在纪念严东生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学习先生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是最好的纪念。早在1953年在河北省古冶耐火材料厂实习时,我曾慕名前往开滦煤矿马家沟砖厂拜访严先生,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先生;后来,在硅所长达18年的工作中,尤其是1975至1980年的六年里,我有幸在严先生的直接领导下从事外事工作和科技规划,先生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深深激励着我,成为我终身学习的楷模。现就能源领域谈点我对先生能源战略观点的体会。
一.“材料是基础,能源材料是方向”
上世纪70年代,先生在指导长远科技发展规划时曾经说过:“现在都说能源,信息和材料是21世纪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在指导思想上一定要关注材料科学与信息技术,以及能源技术的结合”。回想硅所当时部署的压电陶瓷换能器在“煤-油混合燃料”(COM)技术中的应用,钠硫电池和燃料电池新型储能技术,以及远红外涂层节能技术等科研课题都很好地贯彻了先生的发展战略思想,为国家能源开发与节约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太阳能属于重要的未来能源”
严先生对于发展我国的太阳能事业一直非常关注,他的许多观点和意见对于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发展我国的太阳能事业也是很好的启示。在这里有几件特别值得记忆的往事:
1975年胡耀邦同志领导科学院工作期间曾组织过一个包括沙漠,海洋和太阳能专业的代表团访问非洲阿尔及利亚,我很荣幸地以太阳能科技工作者出访。临行前严先生说:“非洲有一个撒哈拉大沙漠,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未来学’家们已经提出了开发那里太阳能的远景设想,虽然我国太阳能刚刚起步,但作为科学院的研究所应该给予关注”。先生以远大的战略眼光预告诫我们,我国太阳能事业应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先生是中国太阳能学会的热情支持者。1977年在北京参加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会议期间,先生得知几位年轻同志呼吁成立太阳能学会时,他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先生说:“我国的太阳能研究刚刚开始,目前国内还缺乏专业的研究机构,更没有形成产业,希望年轻人在发展我国的太阳能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先生的支持下,上海硅酸盐所作为成立中国太阳能学会的发起单位之一。
先生不但指示硅所开展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转换工作,在他主持科学院领导工作期间,鼓励科学院更多地开展太阳能研究,记得在国家科委召开《“85”太阳能发展规划》专家座谈会期间,先生对我说,太阳能是重要的新能源,有许多基础性工作要做,科学院义无反顾应该给予关注。据曾经领导太阳能光电化学研究的严先生夫人孙璧媃教授说,先生关心太阳能发展,亲自向国务院领导写报告呼吁关注太阳能发展事宜。
可以告慰严先生的是,我国的太阳能事业,经过40年的发展,目前无论太阳能光热利用还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均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国。我们应该牢记先生“太阳能是重要的新能源,有许多基础性工作要做”的教导,通过科技进步将我国由太阳能大国建成太阳能强国。
三.“开源节流都很重要”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鼓舞下,全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许多省市纷纷成立了新的研究所,当得知北京市,上海市和甘肃省等新成立的能源(或太阳能)研究所中有科学院的同志参与时,先生非常高兴,表示要给予支持帮助。
我于1979年参与了上海市能源研究所的创建,并于1980年正式调到能源所工作,先生说:“开源节流都很重要,钢铁,建材和化工是耗能大户,对于国家来说节能非常重要”。我们在建所时提出的“开源节流并重,新旧能源并举,远近结合,以近为主”的建所方针就是采纳了先生的高见。我在能源所的工作过程中不仅得到先生的指导,还得到院领导的支持帮助,记得80年代科学院郁文秘书长来沪出差时,特地要陈爱如同志电话通知我去他的住处见面,郁文同志客气地说:“虽然我们现在不属于一个系统了,但东生同志让我们看看科学院对你们的工作能提供什么帮助”,对于先生和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非常感谢永记在心。
先生对于上海市的能源和环保发展战略也非常关心,在他领导上海欧美同学会工作期间曾组织过《能源与大都市发展》研讨会,共商上海发展对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纪念严先生诞辰百年之际,我们要遵循先生“立志为中国的建设发展而献身是我国几代科学家的理想和美德”的教导,祝愿祖国科学技术早日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俞善庆(上海市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