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筑牢信仰之基,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25级研究生党支部党员怀着崇敬之心前往安徽省博物院,开展了以“烽火记忆革命史,江淮文脉润初心”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在这里,支部成员们于浩瀚馆藏中对话历史,在交流研讨中砥砺初心,完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课。
璀璨的古代科技与艺术成就,特别是古陶瓷的发展历程,与上海硅酸盐所的科研领域紧密相关。支部成员李响在参观后表示,古人在有限的条件下,对硅酸盐材料不断探索,这份跨越千年的工匠精神,激励着我们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突破。
支部党员路风豪在交流中谈到,看到这些穿越战乱时光依然留存下来的瑰宝,我深刻感受到,文明的韧性就是民族精神的体现。“烽火记忆”不仅仅是战场上的硝烟,更是文化传承中那种百折不挠、代代守护的信念。作为青年党员,守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力量去攻克科研难关,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一场沉浸式的参观,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此次主题实践活动,将厚重的革命历史与悠久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支部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参观感言
参观安徽省博物馆,对我来说也是一场深刻的党性淬炼与思想提升,我印象最深的是徽商精神,“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在如此困苦的环境下产生了遍布全国的徽商,是徽州人用坚韧毅力和精神品格造就了这一传奇。徽商以诚为本,乐济乡梓,勤学不辍的信条,也呼应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廉洁自律的底线,忠孝廉直智的精神也深深感染我,今后将以徽商精神为滋养,主动担当、勤学实干,在新时代中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入党积极分子梁烨
步入安徽博物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就此展开。从徽州古建到青铜鼎彝,再到新安画派,每一件瑰宝都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辉,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与创造精神。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文化洗礼,更让我在深刻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中,筑牢了信仰根基。先辈们的开拓与坚守,与今日我们党的奋斗精神一脉相承,激励着我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预备党员季陈芳
由衷感谢本次参观博物馆的党日活动,这是一场深刻的党性淬炼与思想洗礼。凝视文物中先辈的奋斗足迹,我真切体悟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着为民谋福、民族复兴的基因。从皖地先辈的坚韧求索到共产党人的舍生取义,我更懂“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是融入血脉的精神密码。此次参观我从文物中读懂了皖地文脉的厚重,从红色印记里感悟到信仰的力量,这筑牢了我的信仰之基,让我对党的文化自信、历史自觉有了更深认知。
——党员张田慧
走进安徽省博物院,一幅幅历史画卷、一件件革命文物,让我深受震撼与洗礼。透过文物背后的故事,我更深刻领悟到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精神,把感悟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以坚定的党性修养和务实的行动,践行对党忠诚,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党员张若飞
烽火记忆,铸就了我们忠诚于党、科技报国的坚定信仰;
江淮文脉,滋养了我们潜心科研、求实创新的文化底蕴。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科学院学子,作为肩负着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使命的青年党员,党支部全体成员必将把此次活动的所思所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此次博物院之行,是一次溯源之行,更是一次启航之旅。上海硅酸盐所2025级研究生党支部全体成员,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于伟大的科研事业,让青春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活动现场

当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