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新闻

上海硅酸盐所举行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实践工作站第7期线上开学典礼暨基础课程授课活动

发布时间: 2022-07-25 10:10 | 【 【打印】【关闭】

  7月2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线上举行上海市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实践工作站第7期开学典礼暨基础课程授课活动。实践站总站、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科技教育部副部长沈玉婷,上海市科普教育促进中心主管胡俊,实践站副站长、上海硅酸盐所综合办公室主任毛朝梁,实践点代表、上海市南洋中学正高级教师陆赵华,上海市七宝中学高级工程师高俊,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科技总辅导包鸣,嘉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普部教师魏会敏,基础课授课专家、上海硅酸盐所信息情报中心期刊编辑部编审翟万银,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仇鹏飞、王冉冉,综合办公室科普主管仲鹤,实践站辅导员代表、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胡九林,以及来上海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第四中学、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上海市崇明中学等59所高中学校的实践站学员和部分家长参加活动。仲鹤主持活动并作了实践站情况介绍和所情、科普工作概况介绍。此次活动同时也是上海硅酸盐所弘扬科学家精神、扩大溢出效应的实践举措。

  毛朝梁代表实践站致辞。他对出席活动的总站领导、实践点负责人、授课专家、学员和家长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向科技、教育工作者表达谢意。他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勉励学员,将此次课题研究作为提升自己磨砺自己的磨刀石。他列举了上海硅酸盐所在疫情防控中研发的新材料,表示“料要成材,材要成器”的学科优势为学员开展课题探究和提升思维层次与动手能力提供了广阔空间。他表示研究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科学土壤是学员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可贵财富,希望学员汲取精神力量,发扬意志品格。

  陆赵华代表实践点发言。他表示很荣幸连续7期成为上海硅酸盐所下辖的实践点,并回顾了与上海硅酸盐所在组织学生活动、科创培优等方面的情况。他介绍了上海市南洋中学“知行并进、因材施教、融合创新”的发展思路,表示在学员组织、学业督导、课题转化、教学答疑等方面,将继续发挥好实践站与学员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项目实施做好支撑。

  第2期实践站优秀学员代表、同济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杨廷恺发言。他讲述了自己在自主选课、时间分配等方面的心得和经验,回顾了2017年作为上海硅酸盐所实践站学员的科学探究经历。他表示,自己从事的专业属于材料与信息叠加的电子科学技术,高中阶段有幸接触无机材料研究使他在通识教育的大学阶段更有后劲,未来发展更有方向。

  沈玉婷代表总站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实践工作站第7期顺利开学和基础课程授课表示祝贺,对本期学员表示欢迎,同时也向自2016年以来实践站、实践点的负责人、指导教师、辅导员等表示衷心感谢。她勉励学员在站期间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锻炼,关注自身创新精神的提高、创新思维的拓展、创新知识的夯实、创新行动的强化,同时要传承弘扬上海硅酸盐所实践站一代代科学家的品格精神,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善始善终、线上线下实施好该课题,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在基础课程学习环节,仇鹏飞研究员作了题为“高性能热电材料与器件”的报告,介绍了温差发电半导体材料的发现、发展,对该类材料的应用作了展望。同时,他以指导的往期中学生课题为例,解读了选择该课题的学员怎样完成材料制备、测试表征、器件开发全流程的。让学员了解课题探究的全貌。

  王冉冉研究员作了题为“柔性敏感材料和传感器”的报告,从高中生并不陌生的人工智能、脑机互联、元宇宙等概念引入,激发学员兴趣。进而分别介绍了该类材料的研究背景、可拉伸导线、柔性应变传感器、柔性生物电电极等前沿研究方向。她表示,材料学科的交叉学科属性为学员展示和提升自己提供了广阔空间。

  翟万银编审为学员作了题为“文献查寻与小课题研究”的报告,分别从“思维转变”、“深入前沿”、“文献阅读”、“研究方案”等方面作详细解读。报告重点教授学员如何针对研究对象开展有效的文献查寻工作,使学员提高了相关技能,为后续选择课题打下基础。

  仲鹤、胡九林在互动答疑环节回答了学员提出的问题。

  2016年起,上海市教委、科委携手创办“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项目,旨在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优质资源,遴选招收本市部分高中阶段学生进入实践工作站学习,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拓宽科学视域,训练思维方式,丰富学习经历,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积淀科学素养,塑造人文情怀。上海硅酸盐所“无机基能源环保材料与器件创新实践工作站”项目,聚焦人类亟待解决的能源环保问题,依托研究所在该领域的科研与科普资源,开发了包含半导体热电材料制备、新型储能电池等在内的10个大课题,师资团队完备,架构合理。该项目以课题指导的课外教育方式,寓先进材料科学普及于课题探究创新实践,为高中生搭建开放多元、互动协作、自主创新和亲历科学的平台,至今已培养5期计561名学员,不少学员进入名校深造,有些学员选择材料学科作为其大学的专业方向。

线上开学典礼

仇鹏飞研究员作报告“高性能热电材料与器件”

王冉冉研究员作报告“柔性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翟万银编审作报告“文献查询与小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