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学术活动

生物3D打印在精准及再生医学前沿领域中的创新应用

发布时间: 2020-09-17 18:53 | 【 【打印】【关闭】

SEMINAR

Biomateria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3D打印在精准及再生医学前沿领域中的创新应用

    

报告人:徐弢 教授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生物制造中心)

           

报告时间:2020年9月24日(星期四)下午15:00

报告地点:长宁园区4号楼14楼第一会议室

联系人:吴成铁(52412249)

    

欢迎广大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

 

  个人简介: 

  徐弢,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科技部2013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国际上最早进行细胞和器官打印技术开发的研究者之一。拥有世界首个细胞打印专利(US7051654),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首篇细胞喷墨打印论文,开发的细胞及器官打印技术被美国《Business 2.0》杂志评为二十一世纪改变世界的六大技术之一。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美国国防部(DoD)、中国国家科技部863专项、工信部增材制造专项以及省部级3D打印专项三十多项。已发表200余篇国际论文和摘要(包括《Chemical Reviews》综述论文(影响因子52.758)、《Nature Biotechnology》封面论文(影响因子36.558),SCI引用次数近4500次。申请国内外专利65件,其中获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授权专利53件。多年来,徐弢教授先后获得美国材料学会2004年会研究生金奖、2019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第四届侨界贡献奖(国家级)、2018年中国专利银奖(国家级)、广东省专利金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近20项。 

  摘要: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材料支架和细胞组合进行组织构建的模式已经证明是有效的,但只是少数这些技术能够成功应用于患者。近年来,生物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手段在细胞、组织和器官修复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创新思路。我们利用生物3D打印技术成功重构了“多维度个性化”三维支架,用于颅颌面骨缺损处的组织修复;体外构建脑肿瘤模型,并对比研究传统2D培养与3D打印培养在生物学行为、蛋白表达以及对药物敏感性等方面的差异;建立了体外肿瘤血管生成的三维模型,研究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以及血管化能力等一系列研究;已证实生物3D打印技术在精细控制细胞分布、多细胞异质结构、功能性复杂组织器官再造以及组织再生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首次结合微型机器人实现原位体内生物打印,并开发出可安装到内窥镜上的微型生物打印平台。本报告将给大家分享十多年来我们在生物制造和组织再生医学领域中所做的系列研究成果,以及探索在产业转化方面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