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学术活动

报告一:石墨的电化学储钾机制和特性研究;报告二: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及其电催化剂研究

发布时间: 2019-12-09 15:25 | 【 【打印】【关闭】

    

时间:20191212日(星期四)下午3:00

地点:嘉定园区F6楼第二会议室

    

报告一:石墨的电化学储钾机制和特性研究

刘继磊

湖南大学

  报告摘要: 

  碳基材料是钾离子电池最主要的负极材料体系,但目前还存在钾离子存储机理不明、首次库伦效率低以及循环稳定性能差等问题,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钾离子电池及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项目提出利用原位拉曼、原位X射线衍射技术、半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半原位傅里叶红外分析技术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解析钾-石墨层间化合物(K-GICs)的结构、组分演变与相转变规律,阐明碳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储钾机理。采用原位拉曼成像技术首次实现对K-GICs相转变过程的精准捕获和可视化,发现新的中间相KC16(stage 2), 揭示了其独特的stage 间和stage 内部共存的相转变机制。 

  报告人简介: 

  刘继磊,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岳麓学者,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人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新型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Li/Na/K 离子电池、水系碱性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开发、设计和优化,电化学-原位拉曼表征平台的构建,和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先后荣获 “Chinese Government Award for Outstanding Self-financed Students Abroad”(2014),施普林格“Springer Theses Award”(2016),“ISE Travel Award for Young Electrochemists”(2017),和国际电化学学会“Oronzio and Niccolo De Nora Foundation Young Author Prize”(2017)。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主持湖南省湖湘高层次人才-创新工程一项。担任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青年编委。同时是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电化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lectrochemistry)会员。 

    

报告二: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及其电催化剂研究

徐朝和

重庆大学

  报告摘要: 

  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具有高的比能量、良好的安全性、低廉的成本等优势而被认为是电网储能、电动汽车、小型便携式设备等领域的理想能量存储系统。但是,其空气电极上缓慢的氧析出反应(OER)和氧还原反应(ORR),使得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的能量效率不高、循环稳定性不佳,因此需要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电催化材料以促进ORROER的快速进行,从而提高电池体系的能量效率和循环性能。本报告将简要介绍近年来我们通过电催化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成为精确设计及调控,研发的几种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单原子电催化材料,并将它们应用于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实现了电池性能的大幅改善,尝试解析了催化机理和性能提升机制。 

  报告人简介: 

  徐朝和,重庆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朝和博士长期从事①碳功能材料、锂/钠离子电池及电容器,②固态电解质及界面调控,③金属-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新型高能化学电源研究,致力于用纳米技术解决电化学能量存储过程存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迄今已在SCI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他引3700余次,H因子31;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目前担任重庆大学和KeAi联合发行的学术期刊Nano Materials Science编委、Materials Technology编委(IF1.82)。 

欢迎广大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与讨论!

联系人:孙静(6916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