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学术活动

生物医用界面的仿生修饰与组装

发布时间: 2017-12-15 10:05 | 【 【打印】【关闭】

SEMINAR

The State Key Lab of

High Performance Ceramics and Superfine Microstructure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 国 科 学 院 上 海 硅 酸 盐 研 究 所 高 性 能 陶 瓷 和 超 微 结 构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生物医用界面的仿生修饰与组装

 

计 剑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时间:20171219日(星期二)10:00

地点:长宁园区2号楼607会议室

 

欢迎广大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与讨论!

联系人:刘宣勇52412409

报告摘要:

从微纳智能微载体、植介入医用材料,到组织再生修复材料,各类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已成为全面提升现代医学诊疗水平的关键创新领域。生命体的基本基元,包括蛋白质和细胞,为我们设计具有出色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功能性的各类新型生物医用材料提供了丰富的创新灵感。一方面要求我们“由简入繁”,通过分子和超分子设计与组装,去模拟生命体基元的复杂精巧结构,理解生命体基元包括靶向传递和再生修复等功能的本质;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化繁为简”,建立可工业实现方法,实现功能设计和应用。本报告将结合我们近两年遵循这一要求,在心血管原位再生材料和纳米靶向材料的探索性研究,介绍我们在混合电荷纳米仿生界面及心血管原位内皮再生支架上的研究进展。

报告人简介:

,教授/博导,浙江大学生物医用大分子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科技部中葡先进材料创新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0),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 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15)。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6)。主要从事生物医用界面材料和植介入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针对心血管原位再生材料的关键问题,发现并证明了复杂体内环境中细胞竞争行为对心血管内皮原位再生的关键作用,并依据该原创性原理,成功研制了具有原位内皮再生功能的新型心血管支架,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同类国际产品,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入选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针对纳米微载体体内靶向的重要挑战,发现了两性离子纳米界面的生物学纳米效应,为设计具有癌症靶向功能纳米材料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建立了复杂生命体系中实现高选择性生物医用界面的新方法和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