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学术活动

高效近红外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用于疾病诊断与治疗

发布时间: 2014-11-27 11:08 | 【 【打印】【关闭】

  SEMINAR
The State Key Lab of
High Performance Ceramics and Superfine Microstructure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 国 科 学 院 上 海 硅 酸 盐 研 究 所 高 性 能 陶 瓷 和 超 微 结 构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高效近红外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用于疾病诊断与治疗

  Speaker

  张 凡 教授

  复旦大学 化学系

  时间:2014年12月03日(星期三)上午 9:00

  地点: 2号楼607会议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

  欢迎广大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与讨论!

  报告摘要:

  发展高灵敏度的荧光体系一直是生物医学检测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运用具有光学活性的有机荧光染料、量子点荧光材料作为生物荧光标记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这些纳米探针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化学稳定性和荧光稳定性差、背景荧光干扰严重以及生物毒性高等缺陷。因此,发展化学稳定性和发光灵敏度高、生物毒性低的近红外荧光探针是满足目前生物医学分析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期引起人们关注的稀土红外发光材料(上转换/下转换发光)正好克服了传统荧光染料和量子点目前所存在的缺陷,红外光的长波光子不易被细胞吸收,对活细胞的光毒性小,容易穿透更厚的生物组织样品,这对着对于生物医学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报告人简介

  张凡(Fan Zhang):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08年获复旦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博士后。2010年8月通过复旦大学人才引进计划关键岗位资助,任化学系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协调成立复旦-陶氏化学联合研究中心,任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3年底开始任化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物纳米技术及生物分析, 如早期癌症诊断与治疗,药物储存与释放,体内与体外生物成像等。

  共发表SCI学术论文72篇,多篇发表在Chem. Soc. Rev.(1篇),Angew. Chem. Int. Ed.(3篇),JACS(7篇),Nano. Lett.(4篇),Adv.Mater.(1篇),Nano. Today(1篇),ACS Nano(2篇),Small(4篇)等影响因子(IF)大于7的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论文总他引2300次,SCI H-index为30。申请美国专利两项,公开一项,申请中国专利6项,授权1项。担任Nano Biomedicine and Engineering和《中国科学-化学》, 《中国化学快报》等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在成果应用转化方面,张凡教授与上海印钞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了红外荧光编码防伪检测分析技术。并且已经应用于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因私护照的防伪检测。至2013年底,该技术已累计在2000万本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因私护照上得到应用。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外汇(超过1600万欧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获得201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第一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