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媒体关注

【人民网】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成果实现转移

发布时间: 2016-08-20 06:37 | 【 【打印】【关闭】

  人民网上海8月18日电 (记者姜泓冰) 太阳能电池可以做成有美丽色彩花纹的建筑玻璃幕墙、景观道路甚至穿在身上,在密林、室内、光线斜射环境里依然可发电,成本低而且原料、生产工艺过程无废物污染——今天刚在上海完成技术成果转移签约的第三代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让人充满期待。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自2006年起就和索尼公司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专门从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发。十年磨一剑,在科技部、上海市政府以及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该成果已达到中试规模。标准化125×125mm2单电池认证效率达到9.7%,组件认证效率达到9.2%。上海硅酸盐所成功开发出全球首条兆瓦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关键材料实现低成本批量化生产;将所内一幢大楼建成染料敏化电池光伏一体化幕墙示范;形成较完整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知识产权体系,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形成可满足产业化需求的全套系统工艺文件,制定电池产品企业标准4项,初步形成较完善的标准化体系。

  今天举办的合作签约仪式上,上海硅酸盐所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及器件技术整体转让给深圳光和精密自动化有限公司,转让费共计人民币1亿元,该所技术团队将为企业提供三年的技术支持。转让后,该项目将在上海嘉定设立集团总部及研发中心,推进现有技术的产业化,并设立生产制造基地,在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物联网、分布式能源等领域推进染料敏化电池的应用和规模产业化,并将继续开展新型宽光谱响应太阳能电池研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简称DSSC)是模仿光合作用原理研制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相比于第一代晶硅、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照要求低、原料易获取、生产能耗低、无污染、工艺和设备简单、便于大面积连续生产、颜色可调、美观、有装饰效果等特点,是我国光伏产业面临巨大转型压力背景下的一种有效产品。

  “它可在室内光条件下工作,可与室内家居产品一体化融合设计,特别适合在旅游景区及都市广场等景观设计要求较高、光污染控制严格的地点推广应用。在智能公交车站、交通信号灯、太阳能公路、可穿戴设备自供电等领域,还有广泛的市场应用空间。”上硅所绿色光电转换技术研发项目部主任刘岩说。

  据介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理念由瑞士人格兰泽尔教授在1991年提出。国内外许多大学、科研机构都曾投入研究,却因技术难度高逐渐放弃。上海硅盐所是坚持最久的团队之一。刘岩说,他们也碰到了许多困难。但该所2011年即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及器件研究列为“十二五”规划中的“三个重大突破”之一,进行集中支持。项目组成员即使多年不发表论文,也不影响职务晋升、绩效考核,保证了他们全身心投入。他们还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以市场应用需求为目标,形成了以专利、标准等为核心的成套知识产权体系,实现了全面质量管理,形成了从材料—器件—装备—系统—示范应用的创新链,为其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人民网】(2016年08月18日 人民网-上海频道)

  文章链接:http://sh.people.com.cn/n2/2016/0818/c134768-2885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