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研动态

上海硅酸盐所举行第五十一期人工晶体讲坛 上海交通大学陈险峰教授、复旦大学梅永丰教授应邀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1-12-07 16:13 | 【 【打印】【关闭】

  12月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上海人工晶体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上海硅酸盐所中试基地、人工晶体研究中心党支部、《无机材料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了第五十一期“会聚”时代的人工晶体讲坛,上海交通大学陈险峰教授和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副主任梅永丰教授应邀作了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苏良碧研究员主持。相关科研人员与研究生聆听了两位学者的报告。

  陈险峰教授作了题为“铌酸锂薄膜加工及集成光电子器件研究”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铌酸锂薄膜加工和集成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团队突破了半导体工艺制备铌酸锂薄膜芯片的技术瓶颈,研制出多种光电子芯片,包括基于铌酸锂薄膜的各种片上电光调控芯片、非线性频率转换芯片以及光量子芯片。报告重点介绍了在光量子芯片中的研究进展,包括高质量的单光子源和纠缠光子源、单光子波长和偏振的调控、不同类型的光量子接口等。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用户的量子通信网络和直接量子通信网络的基础研究。

  梅永丰教授作了题为“Smart Materials Drive the Advancement of Micro and Nanorobotics”的报告。能够在小范围内自由移动和执行任务的微纳米机器人,在药物输送、细胞操纵和支架植入等未来应用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在过去的十年中,这一领域的研究受到了极大的科学关注,并在高级功能性、生物降解性及其体外/体内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科研努力。在这一进程中,智能材料奠定了基础并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能够对操作环境做出反应并由外部刺激驱动的智能材料对于复杂生物环境中的微纳米机器人的传感、控制和驱动至关重要。报告讨论了智能材料及其结构的关键作用,或将导致微纳米机器人研究的新突破。报告总结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并讨论智能化、高度集成化和可大规模制造的机器人的应用前景。

  会上,与会人员与报告人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上海硅酸盐所副所长苏良碧主持报告会

上海交通大学陈险峰教授作报告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副主任梅永丰教授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