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中试基地、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展了第二十二期人工晶体学术讲坛,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党委书记邵建达研究员,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立东研究员应邀作了学术报告。上海硅酸盐所副所长王东、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协同创新处处长曹明,以及近百名科研人员与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人工晶体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施尔畏研究员主持。
施尔畏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两位报告人的学术背景、科研经历、所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以及上海光机所在激光材料领域的发展历史和科学成就。并期待与会人员能够从两位报告人的学术报告和科研经历中收获更多的启迪和感悟。
邵建达研究员作了题为“高功率激光光学元器件研究历程与理念”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上海光机所的发展历程,随后从“我国高功率激光元器件发展阶段”、“光学元件发展面临的问题”、“光学元件工程应用现有解决方案”、“逼近极限损伤阈值的途径分析”等四个方面介绍了高功率激光光学元器件研究历程和理念。他指出,当前光学元器件发展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发展能承受超强激光的新型激光材料和元器件以及新型纳米制造技术,工程应用上解决思路主要是“控”、“扶”、“忍”、“弃”四部曲,光学元件逼近极限损伤阈值的可能途径主要包括:探索新的检测方法、新的材料、新的制备原理。他表示光学元件攻关的基础和核心是材料。
陈立东研究员作了题为“热电转换材料的多尺度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热电材料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趋势。以笼状结构方钴矿材料和类液态输运机制与离子导体新型热电材料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热电转换材料的多尺度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方面的研究思路和进展,并分享了其在热电器件开发上的艰辛与收获。报告最后,他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热电转化技术应用的现状、前景与挑战。他指出热电转换的优劣势显著,“扬长避短”是发展热电转换技术战略的原点,我国在热电应用技术开发上与美国、日本相比还存在差距。
报告会中,与会人员与报告人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施尔畏研究员主持报告会
邵建达研究员作报告
陈立东研究员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