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基于单电子转移反应的拓扑嵌入型正极,基于多电子转移反应的转换型金属氟化物正极可有效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且兼具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势。在氟化物正极的发展过程中,氟化铁(FeF3)和氟化铜(CuF2)材料虽然都具有高的理论能量密度(FeF3: 1943 Wh/kg; CuF2: 1874 Wh/kg)和反应电位(FeF3: 2.73 V vs. Li+/Li; CuF2: 3.55 V vs. Li+/Li),但前者由于电化学过程中原位形成了连续的内建导电网络,电化学可逆性更好,受到更多关注;而后者因其去锂化过程中铜物质的溶解,导致其电化学可逆性很差(循环寿命<10次),甚至一度被认为只能用作一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因此,为充分发挥氟化铜材料的优势,提高其电化学可逆性至关重要。近年来,基于阳离子取代的协同转换策略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化学可逆性,但本质上并未解决铜物质溶解的问题;而构建氧化物包覆层虽然可缓减正极和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但改善效果却很微弱。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李驰麟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开发了一种羟基固溶的铜基氟化物正极以缓解铜溶解,并联合可构建固液氟传输通道的阴离子受体电解液改性策略,来改善铜基氟化物电池的转换反应可逆性。研制的混合阴离子铜基氟化物(Cu2(OH)3F)首次被作为正极材料,展现出超过400 mAh/g的高可逆容量以及比球磨氟化铜(m-CuF2)更小的电压极化,阴离子受体添加剂的Lewis酸度和几何构型调控则进一步提高了Li-Cu2(OH)3F电池的动力学和循环性能。相关成果以”Enable reversible conversion reaction of copper fluoride batteries by hydroxyl solution and anion acceptor”为题发表于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64 (2024) 103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