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硅酸盐所  |  中国科学院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课题组
中心首页
 
研究队伍
研究队伍 当前位置:中心首页 >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课题组 > 研究队伍

    首席研究员:常江

  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生物材料学会联合会会士(Fellow)、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Fellow)、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首批会士,国际可注射骨和关节生物材料学会副主席、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入选中国科学院海外人才计划(2000年),曾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医学部第三/四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第一任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再生医学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生物材料学会副主任委员、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副主编。获德国达姆施达特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研究员、美国纽约大学研究助理教授、美国强生公司研发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国科温州研究院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研究领域:生物医用材料及在组织再生、器官修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主持和完成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包括国家“973”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重大项目,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中科院、上海市国际合作项目等。发表学术文论510余篇,引用超过36700次,H因子112。主编英文专著2部,获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5项专利技术实现转化。2016年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受邀做大会特邀报告。曾获新西兰杰出华人成就奖,中国侨界贡献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课题组组长:吴成铁

  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组长,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会士(Fellow, Bio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组部WR计划领军、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类)、中国科学院海外人才计划、上海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发展硅基生物活性陶瓷体系,提出并实现3D打印结构仿生生物陶瓷用于复杂组织再生修复;率先提出“组织修复与肿瘤治疗”双功能生物活性材料的学术思想,实现“组织工程”与“肿瘤治疗”有机结合;在国际上提出硅基生物材料用于多细胞3D打印,开拓该领域研究新方向。主持承担“十二五”863计划、“十三五”和“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委重点项目、载人空间站工程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jwkjw基础加强等国家与省部级项目。国际学术期刊BME Frontiers共同主编,Microstructures和《无机材料学报》副主编、Acta BiomaterialiaBioactive Materials编委。在Mater Today、Adv Mater、Sci Adv、Natl Sci Rev、Matter、Nano Today、Adv Sci、Adv Funct Mater、ACS Nano、Nano Lett 和 Biomaterial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40余篇, 被引25700余次,H:100(Web of Science数据统计2015-2024连续十年入选Elsevier评选中国高被引用学者。主编CRC英文专著一部,并参与撰写11本英文专著章节。申请专利85项,其中49项中国专利及2项美国专利(PCT)授权、26项专利技术实现企业转让。担任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学会(TERMIS)亚太分会(TERMIS-AP)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普委员会分会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获得英国皇家化学会JMC-Lectureship奖、国际材联IUMRS Young Scientists奖、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技一等奖和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二等奖等荣誉。  

  招生链接:https://www.sic.cas.cn/sourcedb_sic_cas/zw/rck/202312/t20231211_6911649.html 

  课题组副组长:朱钰方

  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副组长,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2006年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11年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洪堡学者)和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ICYS研究员)开展研究工作,随后回国在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授。2011年入选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计划、2012年入选上海市高层次人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201910月起为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开展生物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等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hem Soc Rev、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Adv Sci、Biomaterial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80余篇,他引11000余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现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用生物材料与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委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委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专委会委员、学术期刊Applied Materials Today和《无机材料学报》编委会委员等。

  招生链接:https://www.sic.cas.cn/sourcedb_sic_cas/zw/rck/202312/t20231211_6911700.html

  课题组副组长:郇志广

  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课题组副组长,生命健康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2003年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2013年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生物机械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人才引进计划,2014年入选上海浦江人才计划。主要聚焦生物陶瓷等无机生物材料及其与高分子、金属复合材料用于硬组织(骨骼、牙齿)和软组织(皮肤等)再生修复基础研究及其成果转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中澳)和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科技支撑专项项目等国家与省部级项目,作为项目骨干参与科技部“十二五”863计划、“十三五”和“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课题组与多个企业的横向转化合作项目,并推动多项专利技术实现企业转让与产业化开发。共发表SCI论文7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2项、授权9项,其中部分专利实现企业转让。现担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特种涂层技术委员会委员等。

  招生链接:https://www.sic.cas.cn/sourcedb_sic_cas/zw/rck/202312/t20231211_6911662.html

  

  主要成员:马红石

  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中科院青年促进会会员。2013年在吉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1月起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设计并构建功能化生物活性陶瓷支架,用于复杂组织再生以及肿瘤治疗等相关研究,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共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共一/共通讯作者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dv Sci、ACS Nano、Biomaterials、Nano LettBioact Mater等发表学术文章。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等科研项目,作为项目骨干参与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项目。入选2024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35U35)、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成员(2022年)。担任学术期刊Microstructure编委,《无机材料学报》青年编委、上海市科技专家库评审专家、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委员。

  招生链接: https://www.sic.cas.cn/sourcedb_sic_cas/zw/rck/202312/t20231211_6911744.html 

  

  主要成员:薛健民

  士、副研究员。2015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213月起进入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课题组从事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主要为生物医用材料的仿生制备及转化应用,在Matter、Bioact Mater、Adv Healthc Mater、Acta Biomater等期刊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授权3项,1项已实现转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所科技创新项目2项,获得2021年上海市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并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


  

  主要成员:陈蕾

  士,高级工程师。2004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生物中心获材料学硕士学位。20066月至20082月在上海硅健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从事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研发工作,20083月起,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课题组,主要从事生物医用材料合成及应用方面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生物陶瓷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3D打印的制备工艺探讨和材料性能的研究。主持上海市自然基金项目、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支撑专项项目、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物材料临床研究中心项目和所科技创新基金等项目,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等。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撰写专著章节3章,申请专利9项,授权6项,其中4项已实现转让。

  

  主要成员:周艳玲

  士、高级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材料学硕士学位。20144月起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课题组。主要从事硅基生物活性材料的制备性能表征以及生物材料与细胞直接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其中授权专利3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支撑专项项目。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上海市国际合作项目等。

  

  主要成员:马兵

  士、高级工程师。201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生物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硕士学习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期间参与了多项心血管组织工程相关课题的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著和综述2篇。20137月起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课题组。主要从事心血管组织工程以及生物材料成骨、成血管化和生物相容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3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Nano Lett、Biomaterials、Appl Mater Today、Biofabrication和Regen Biomat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   

  

  主要成员:翟东

  士、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和优秀毕业生称号。201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医学研究所,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20128月起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课题组,主要从事生物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机理、生物材料成骨及成血管化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或参与发表论文十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科技部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重大等项目。

  

  主要成员:朱彦伦

  士、在站博士后。201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学院,获博士学位。在2022年-2023年于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2310月起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利用硅酸盐材料构建生物活性水凝胶用于多组织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在Adv Mater、Biomaterials、Adv Sci、Acta Biomater等期刊上发表SCI 1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并获得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和HW博士后引进计划资助。

  

  主要成员:张洪健

  士、在站博士后。201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2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得材料学博士学位。20247月起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生物3D打印活性构建体用于皮肤、骨骼、脊髓等复杂组织再生的研究,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 Mater、Natl Sci Rev、Adv Sci、Nano Today、Adv Healthc Mater和Bioact Mater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共发表SCI论文2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2项已获得授权。主持承担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C类、上海市启明星项目扬帆专项、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资助项目;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担任学术期刊Microstructure、Nano TransMed青年编委。荣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国际材联IUMRS Frontier Materials Graduate Student Award、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科技攻关新星”、严东生奖学金、蓝长奖学金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和奖励。


  主要成员:杨之波

  士、在站博士后。201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2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247月起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工程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启示的生物医用材料的制备及其功能化设计。在Matter、Biofabrication等期刊发表论文1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2项获得授权)。曾获得2024年国际医学陶瓷学会年会“青年科学家”等荣誉。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邮政编码:200050